本版导读
《我的母亲杨沫》出版
红色经典《青春之歌》曾经影响了一代人,而作者杨沫上世纪80年代曾表示晚年想写一部卢梭式的回忆录。可是因为年迈体衰,杨沫的愿望没有实现。
儿子老鬼希望尽量客观地把母亲的一生记录下来,尽可能大胆地再现出一个真实的、并非完美的杨沫。他认为一个真实的杨沫,比虚假的杨沫能更久远地活在人们心中。
《我的母亲杨沫》头版发行后,受到了评论界及各方的好评,但也有人说这是借写母亲的隐私来吸引读者。对此,老鬼回应道:“作为孩子,最了解的是家里发生的事,所以本书有些家庭方面的内容。其次,既是名人、公众人物,民众就有权知道你的私生活。因此,为了写出一个尽可能真实的、不走样的母亲就必须要写母亲的家庭生活、情感生活,否则这个母亲就不完整、不真实。”
评论家王干说:“杨沫有许多的象征性,是一个现代性符号。《我的母亲杨沫》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一刀切开了中国伦理和传统文化遮蔽起来的问题,这就是如何看待长辈。老鬼是以魔鬼的视角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性,用第三只眼看待母子亲情,非常有冲击力,揭开了父辈的伤痕,刺痛了父辈。” (李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