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120急救站的故事
这是一个由11人组成的120急救站,该站工作人员隶属西安航天总医院,却接受西安市急救中心的指令,担负着由驻地东至兰田焦岱、南至宁陕、西至凤县、北至西安小寨地区患者的救治任务。一年365天,他们天天都在和死神争夺生命,据不完全统计,该站工作人员平均每天接送病人10—15人次左右。
急救站工作人员年长者54岁,年龄最小者24岁。他们时常感到自己不是在工作,而是在战斗,是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战斗。他们挽救过轻生者的生命,接送过严重外伤的患者,送过迷路老人回家,为重大车祸伤者康复赢得了宝贵时间。去年11月的一天深夜,急救站接到西安市120指令:在长安区子午大道黄良十字发生一起车祸,急救人员立即赶往现场,发现骑电动车的男子已死亡,坐电动车的女子身受重伤,左下肢开放性骨折仅一根跟腱和部分皮肤连接,已处休克状态。他们将死者交给交警,抓紧对幸存者实施救治,以棉垫、纱布、夹板、绷带等对重伤女子左下肢进行包扎固定、静脉输液、心电监护安全送至医院,女子经抢救转危为安。
去年8月的一天夜间,接到120急救中心指令:在长安区黄峪沟山上,有名驴友下山时突发疾病需要救治,急救站工作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后从患病驴友的同伴口中得知该驴友还在山顶,急救站人员在没有道路的情况下与110、当地村民一起抓着青草、树根等植物好不容易才登上山顶,历尽千辛万苦将该驴友从山上抬下来,及时进行输液、吸氧后紧急送往医院,避免了该女子发生不测。
遇上好天、道路通畅倒也罢了,前年春节急救站司机楮进与大夫焦琳送一位病人到长安区皇埔家中,时逢下雨,救护车开不进去,楮进与焦琳两人轮流背患者走了300余米,患者与家人十分感动。今年春天,按照西安市急救中心指令,急救车赶到长安区富力城西侧,只见一位70多岁的男性躺在地上,由于病人做过喉癌手术,本人失声,问及家住何处,病人无法回答,两位工作人员就不断地用笔与他交流,50分钟之后,终于与患者家人联系上,将患者送至家中。
去年5月的一天,接到急救呼叫,救护地点在某住宅楼的六楼,患者膝关节受伤,急救站工作人员为患者进行了现场清创、包扎,但患者还需要进行X光检查,可是将患者抬下楼却难住了大家,除了3位急救人员,患者家里连个帮手都没有,病人身高体壮,往下抬楼梯过道太窄,又怕患者从担架上摔下来,工作人员孟熹不顾自己已是53岁的年龄,独自一人把患者从六楼背了下来,汗流浃背地安放好后,又赶紧开车回院。
每逢佳节,当其他家庭的儿女陪着双亲在家其乐融融的时候,急救站工作人员却因急救任务在身,或许连打个电话的时间都没有。因为他们明白,自己不只是父母的孩子,更是患者的希望。
(秦东风 田超 任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