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1年07月22日

陕西工人报观察 银行的诡辩令人不齿 让质量成为工程的心 “价格听证专业户” 不让老实人吃亏 “达芬奇”暴露了什么? 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沿革

当前版:第A4版:观察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观察
04

让质量成为工程的心

前总理朱镕基怒斥九江长江大堤为“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曾使社会各方对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给予持续的关注。但十余年过去,这一问题再次以密集的形式冲击着人们的视线。

15日,1994年建成的杭州钱江三桥引桥桥面塌落;14日,造价逾千万元、建成不到12年的当地标志性建筑武夷山公馆大桥坍塌,致1死22伤;11日,通车仅14年的江苏盐城境内328省道通榆河桥倒塌。

中国的许多路和桥,根本不能保证使用到设计的年限,这一点差不多已被作为“常识”接受。但还有更超出想象的,都是近日的事件:郑州8栋回迁楼即将封顶,却因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被全部拆除重建;云南新平公路建成第二天就坍塌;京沪铁路开通半月,故障几乎就没断过;青岛胶州湾大桥,未完工便宣布通车;南京南站开通十天,地砖返工。

这些,无不是当地甚至国家级的重大工程,却连一天的使用考验都经不起。还有那些从开通之初就修修补补、勉强使用的路和桥。让人不禁发问,是我们没有能力建设质量有保障的工程,还是压根就没把质量和安全当回事。

质量低下的原因,已经在历次事故中被一一分析,几乎无人觉得陌生。比如赶工期,为了政绩、为了献礼,不尊重施工规律,领导一句话,大干快上,想什么时候完工就什么时候完工。比如工程层层转包,利润层层盘剥,腐败暗中滋生,食物链最下游只好偷工减料,而上游则听之任之。而诸如回迁安置房、廉租房等保障性工程,在一些人眼里就是“恩赐”,是不得已而为之,质量差一点似乎天经地义。

现在要问的是,原因都很清楚,为什么工程质量问题还是接二连三出现,为什么我们拥有先进的建筑和施工技艺,却没有一颗保证工程质量的心?可以说是监管失位,也可以说是问责不严。可是因为工程质量问题而落马的官员也不乏其人,为什么还是不能敲山震虎?我们必须更深一步地问一问,我们的建筑者是不是已经失去了安全第一的职业操守?我们的社会血液中是不是已经失去了良知的成分?应该怎样把这些东西补回来? (王亚欣)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