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细微之处见真情
——陕西水勘院实施“职工关爱工程”记事
如火的七月,是古城西安一年中最热的月份。
今年40出头的李文凯是陕西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一室的一名普通设计员。每天中午他在单位职工食堂吃过饭后,就躺在办公室里的折叠床上休息一个多小时。他说,在高温天气下,每天中午小睡这么一会儿,就会感到精力充沛,心情十分愉快。
李文凯家在西安北郊明光路,离地处凤城五路的单位有半个小时的车距,中午回家吃饭休息,时间是不允许的。从今年7月起,为了让像李文凯这样离家远的职工休息好,单位工会专门配备了24把折叠床。有了这个折叠床后,吃过中午饭,李文凯和离家远的同事就可以在有空调的房间好好午休。
在我省许多企业,像陕西水环境勘测设计研究院的职工一样,中午能小睡一会儿是大家的共同愿望。然而,这个小小的愿望对许多职工来说却成了一种奢望。职工常说,领导房间不是有床就是有沙发,中午都能休息,他们却要睁着眼睛“熬午休”。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就需要一张能折叠的床。陕西水环境勘测设研究计院就是从如此细小而切身的事件做起,实施“职工关爱工程”,为职工营造事业顺心、工作安心、生活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
陕西水环境勘测设计研究院注重对职工进行人文关怀。今年6月7日至8日,在一年一度高考的日子,院领导带队对参加今年高考的6名职工子女进行慰问,将慰问品送到高考一线,勉励孩子认真考试沉着答题。院领导的行为不仅感动了本单位的职工,也感动了所有在场的学生家长。一些职工忙于野外工作,常常顾不上照顾家里,也没时间在老人跟前尽孝。“职工没时间尽孝,院领导来替职工尽孝。”今年春节前夕,由院王永平书记带队,成立慰问小组,先后深入西安、渭南、宝鸡等地职工的家里,看望慰问了43位职工70岁以上父母80多人,向老人发放贺年卡、压岁钱和慰问品。一些老人拉着王书记的手感动地说:“儿女在你们这样的单位工作,我们十分放心!”
把“职工关爱工程”的相关问题纳入职代会提案,以此来保证“职工关爱工程”长效机制的建立,是该院坚持为职工办好事的一个原则。在今年召开的院二届一次职代会上,有职工代表提出随着物价的上涨,原来的午餐补助有点少,他们以此当成职代会的提案之一,要求相关部门将这件关乎职工利益的小事办好。在今年4月份,他们把职工的午餐补助从原来的每顿午餐平均5元钱提高到10元钱,与此同时,还组织职工对职工食堂饭菜质量进行评比打分,献言献策,促使职工食堂改善就餐环境,增加了花色品种,大多数职工对此很满意。
提高午餐补助如此,给职工增加工资、进行身体检查也是职代会所确立的企业必须做的“规范动作”。今年,该院组织全院157名职工到临潼职工疗养院进行健康体检,并根据体检报告为职工建立了健康档案。该院已建立了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近三年来职工的工资平均每年以30%递增。
细微之处见真情。“职工关爱工程”实施以来,该院为困难职工建立了电子档案,及时开展“送温暖”、“送清凉”等工程,做到职工遇婚丧嫁娶必访、职工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出现矛盾纠纷必访等“三必访”。从一件件小事做起,细致入微地关心职工,使职工从心底感觉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本报记者 阎冬 实习生 王芊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