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1年08月25日
头版
01

大病救助需政策性保障

近日,来自安徽省新莞人许立洪4岁的儿子小谦,半年前被诊断出白血病,面对巨大的医疗费用,许立洪一家几乎陷入绝境,半年来四处奔走为儿筹款,目前还差40万元高额医疗费用,才能进行骨髓移植。

许立洪要筹款40万元才能救儿子的命,其处境的艰难可想而知。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为救治患大病的亲人,不少病人的亲属都曾求助社会、媒体、政府部门等方面,有些家长为了救治自己的孩子,甚至跪在大街上乞讨。同时,我们也经常从媒体上看到,公益组织、热心人士慷慨解囊救助重病患者的感人一幕。

但事实上,一些大病患者能够有幸被关注到的比例甚微,因为贫困放弃治疗的悲剧时有发生。

如何才能让百姓摆脱看不起大病的困扰?几年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曾测算,政府投入1380亿元可解决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再用650亿建立大额风险支出基金,就可以解决全民大病支出风险。笔者认为,大病治疗全民免费的建议值得重视。因为社会救助工作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政府在社会救助中应占主导地位。现在的制度设计弊端是缺少有效的公共救助保障制度,草根民众只要遇上一场大病,往往就会因病返贫。

其实,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都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科目。如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不如我国,但国家的医卫开支却占GDP的6.1%,而且印度已经实现了全民医保和全民免费医疗。我国目前只有个别县镇在试点全民免费医疗。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医疗改革步伐,构筑公民抵御大病侵袭的屏障,帮助公民摆脱大病风险。只有政府成为穷人的“救命稻草”,建立完善的大病救助机制,才能更好地尊重和保障公民健康权和生命权。

(沈峰)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