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11日

陕西工人报煤业化工专刊-副刊 从孤儿落院走出来的作家 等待 秋之歌 影像 叩头闸 矿工的心愿 毛乌素的春天 书法 雨夜 双桥记 读熟人的文章 一帘清雨寂寂行

当前版:第A8版:煤业化工专刊-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煤业化工专刊-副刊
08

双桥记

·秦凤岗·

赵州桥是全国鼎鼎有名的古代桥梁。坐落在河北省赵县,也就是古代的赵州。与正定县的铜菩萨像、沧州市的铁狮子,定州市的料石塔齐名,合称为“河北四宝”。

我为参观此桥来到赵县城,这里距省会石家庄数十里路。视野皆为辽阔的平原,杨柳成荫,桑麻遍地。在县城坐上汽车,南行五里后望见了碧莹莹的洨河,随即到了赵州桥公园门前。

进入这座新建的公园,我无心观赏桃红柳绿及亭台楼阁,径直来到大桥前,经参观和听导游讲解后,我对此大桥有了一些认识:古时候,洨河是南下洛阳北上幽州的商贾、官员的必经之地。但河水汹涌,无法跋涉。1400年前,也就是隋朝开皇至大业年间,石工李春建造了一座单孔石拱桥,叫“安济桥”,俗称赵州桥。桥面宽十米,主拱净跨37.02米。这一跨径在古代是惊人的。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该桥一直是全国跨径最大的石拱桥。其他圈上设四个小拱,这样做既减轻了桥身重量,节约材料,又便于排洪。此种结构,在建筑学中称“敞肩”。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指出:“此法在欧洲初见于法国南部,其在近代工程,则至1921年开始应用之。李春此桥较欧洲早800年,可称中国工程界一绝。”建成后,承受过雨、雪、冰、霜之反复侵蚀和无数次践踏、车辆重压,并经历了至少8次地震和至少8次战争的考验,但一直屹立不倒。

听人说,由于公园建成后,赵州桥再也不能供来往行人、车辆使用,便在公园围墙东面建了一座新桥,叫“安济新桥”。

我想凭借现代科学技术和材料建筑的新桥,和古代的赵州桥相比,一定会更加坚固,更加雄伟,更加美观。参观后,一定会使人更加惊喜。

行进片刻,洨河从公园东墙口流出,河面有一座钢筋水泥桥。桥面布满星罗棋布的坑坑,桥栏破损处锈迹斑斑的钢筋,桥墩到处是纵横交错的裂纹。桥头一块铁牌,两个醒目大字——“危桥”,并标明经过此桥之车辆载重不得超过5吨。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中不停地在问:这座破破烂烂、丑陋不堪的桥梁,难道就是所谓的“新桥”吗?

低头一看,桥上有铭文:安济新桥(1982年建)。我呆呆地站在桥上,愣住了……

(陕煤建司)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