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19日
百味
04

木盆时光

(湖北) 李笙清

一连几天的阴雨天气,让妻的腿部风湿又犯了,贴上风湿止痛膏也不管用。看着妻举步维艰的样子,我试探着给乡下的母亲打电话,看有没有民间的“土方子”可以治风湿关节炎。电话中,母亲说买个木盆每天用热水泡脚,兴许管用。

母亲的话,让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遥远的乡村,回到小时候的木盆时光。在乡下,家家户户都喜欢用木质的物什,窗扇、锅盖、蒸笼、挑水的木桶、洗澡、洗衣的木盆,我的童年,就是在木盆里泡大的。炎炎夏日,母亲将烧好的热水倒进木盆,试好水温,将我抱进去,洗完澡,擦上痱子粉,全身便会觉得很舒爽,现在想起来,似乎还能感受到当年那种木盆中沐浴的乐趣。

乡下的木盆大多是用桐木、刺槐、杉木和柏木等耐用的树木制成,有圆木盆,也有椭圆形的腰脚盆,有的下面还用三只脚支撑着,与地面隔开。每天吃过晚饭,一家人便开始轮流洗澡、洗脚,一时间,木盆成了家里的“香饽饽”。

那时候做木盆、木桶是箍匠的手艺活,在村口的大槐树下,箍匠将裁好的木板一块块地用木钻钻眼,用竹钉连接起来,然后用竹蔑和铁丝箍好,木盆、木桶就做好了。买回木盆后,要压上石头,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再蘸上桐油,在阳光下晒,一般反复上了几遍桐油后才经久耐用不漏水。如今,那些木质的物什渐渐被简易的塑料制品取代,就像走乡串户的箍匠一样,现在已是难觅其踪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正要上街买木盆,没想到父亲来了,背着一个大木盆,手里还拎着两个小的,原来是当年我结婚时,妻的陪嫁家具。那时候乡下办婚事,家具一般由女方置办,木盆是必不可少的嫁妆,一般分大、中、小三个,俗称“三圆”。自从十几年前我和妻搬进城里后,嫌累赘,就将这套木盆搁在老家了。

进了家门,父亲放下木盆,舒了一口气,“木盆散热慢,每天泡泡脚,脚上不会皲裂,我和你妈泡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沾过风湿的边呢!”木盆油光可鉴,散发出一缕好闻的气息。原来,母亲昨晚接了我的电话后,一大早就催促父亲搭早班车进城送木盆来了。

夜里,与妻一起泡脚,氤氲的热气中,一缕久违的木盆气息,如依依乡情,在房间里温馨地弥漫开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