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职工食堂饭菜香
“麻辣豆腐6元、烧茄子6元、洋葱回锅肉8元、西红柿蛋汤4元、4个馒头1.4元、三菜一汤20多元,薛师,还行吧”。
小刘递过馒头,喜笑颜开地说道。中午饭点,经过20多分钟等候,饥肠辘辘的服务队皮带司机薛师傅和工友小刘终于可以“行动”了。此时,拥有160多个座位、窗明几净的王石凹矿职工餐厅人声鼎沸,空座寥寥无几。
“今天人又这么多,这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吃上?”身着工装,急匆匆走近窗口的一个小伙子冲营业员嚷道。
“中午11点到1点人都特别多,不仅上四点、零点班的井下职工,八点班地面单位的一些工人都在这段时间吃饭,还有些‘外来’人员,放着街边餐馆不去,常到我们这吃。”营业员小李快人快语。
“知足吧,忘了去年咱们食堂没实行‘双价制’时,那赶饭点的‘外来’人员比现在多了去了。”收拾碗筷的服务员帮嘴道。由于近年来王石凹矿职工食堂着重控制饭菜价格、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赢得了职工的好评,也吸引来大量退休职工、职工家属以及在矿区务工、经商的“外来”人员前来就餐,特别是上下班前后的饭点,人员爆满,“闲人”先来先吃,“忙人”后来着急,严重影响了职工的正常就餐。无奈,矿上实行了“双价制”:职工用专用餐卡仍执行原来的成本价位,用现金消费的人员“享受”相对略高的新价格。
“品种多、量足,馒头、米饭、面食都有,而且菜价相对外边餐馆也便宜,肉菜一份便宜3至4元,素菜一份便宜2元,面食更实惠,算起来一顿可以少花好几元,一年就能省上千元呢,虽说多走些路,但是划算!”退休职工老常,一边“对付”着自己的饺子,一边道出自己舍近求远的算盘。
“晚饭时人也不比现在少,有不少不想‘开火’的‘两口’、‘三口’之家‘集体’就餐,‘大锅饭’的确符合大多数人‘多快好省’的心理,是吧,薛师?”两个馒头下肚,“内涵”充足的小刘说话也有“料”了。
“前些年,矿上效益差,职工食堂搞经营承包,承包人‘水涨船高’,菜价涨了,口味差了,职工也越来越少,一度曾出现单身楼一到饭点,就炊烟袅袅开小灶的‘奇观’。”邻桌掘进队赵师傅谈起往事来记忆犹新。
“就是,食堂就应该像这样,不以盈利为目的,让你吃饱又吃好,这样,才能走的长远。”正在现场巡查的物管科长蒋铁成一语中的。
“薛师,明个晌午还来这吗?”走出大门,小刘问道。
“来呀,明儿我请你,给,消化消化”,薛师傅笑呵呵地递过一支“猴王”…… (弯桂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