窟野河上的建设者
建设者冒着恶劣气候条件加紧施工
高速公路建成后,堵车几十公里的现象将成为过去。
窟野河上的建设现场
在我省榆林市神木县—山西省兴县的国家二级公路神盘公路上,一位司机无奈地说:“堵得太厉害了,三天才走上十几公里。”从2009年开始,神盘公路交通流量成倍增长,高峰时交通流量超过设计流量1倍以上,堵车几十公里几乎成为常事,许多司机连续几天被堵在路上,吃饭、喝水都成了问题。每天数万辆拉煤大卡车依次排队,这一现象已成为当地一条特别景致。
我省从2009年开始,全面铺开“神木至府谷高速公路”和“神木至盘塘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数千名建设者冒着恶劣气候条件,昼夜温差大,冬季严寒漫长等困难,挺进毛乌素沙漠边缘,深入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忙碌在神木到府谷群山中的神府高速公路工地上……
作为神木至府谷高速公路最长一座特大桥——神木窟野河特大桥,地处神木县城北侧,上跨204省道、神延铁路、神木火车站路、窟野河、鸳鸯塔桥、神木县滨河路、东山路,全长3446米。其中,刚构部分2256米,最大跨径165米,最大墩高76.5米。在80多米高的窟野河特大桥第35号墩左幅合拢段,建设者顶着嗖嗖寒风,正将一方方混凝土浇筑……看着这座我省重点控制性工程、全国建设规模最大的连续刚构桥——神木窟野河特大桥马上合龙,承建大桥工程的中铁电气化局西安铁路工程公司和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的建设者感到无比自豪和欣慰,因为他们历经27个月的艰苦施工,克服了陕北地区冬季严寒、酷暑炎热,每年只有7个月有效工期等困难,夯实神府高速公路年内按期建成通车的目标基础。
本报记者 郭玉军 通讯员 焦洪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