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大学生志愿者情暖困难职工
——西安市“社会助学知识援助”活动温暖古城
张涵玺是西安市长安区长安商场一位下岗职工的孩子,在与陕西师范大学外语专业的马晓燕结成帮教对子后,马晓燕志愿辅导上小学的张涵玺英语课程,他的成绩显著提高。如今,张涵玺已考进了航天中学。张涵玺的妈妈告诉记者,孩子的功课经过辅导有了很大进步,“这种与志愿者的交流对孩子的成长绝对有益。”
近年来,西安市总工会在开展困难职工援助过程中发现,困难职工在抚养子女上学方面,普遍承受着财力和精力的双重压力。于是,自2001年开始,西安市总工会便和陕西师范大学联合推出社会助学知识援助行动,着力解决困难职工子女家教难的实际问题。据西安市总工会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李冬迎介绍,2001年4月,西安市正式启动“社会助学知识援助行动”,作为西安市总工会帮扶救助困难职工的一项新尝试,与有着“西北地区教师摇篮”之称的陕西师范大学联手,充分利用大学生志愿者辅导中小学生的独特优势,把这项活动开展了十年。
“大学生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不辞辛苦地上门义务家教,向困难职工子女传授学习方法,制订学习计划,讲解疑难问题,使受助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西安市总工会援助中心主任张建茹告诉记者,活动开展10年来,陕西师范大学一批接一批的大学生志愿者,与西安各区县多个单位的困难职工子女结成了帮扶对子。10年来,共有5000余名学生踊跃报名参加“知识援助”行动,已有3200多名学习优、素质高、表现好、工作认真、责任心强、家教经验丰富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与西安帆布厂、西安减速机厂、西安齿轮厂、西安太阳食品有限公司以及长安区工会、雁塔区工会等80多个企事业单位的2200名困难职工子女结成了帮扶对子,无偿辅导困难学生13600人次。
赖金萍和李帅是陕西师范大学的志愿者,在去年的第十四期“社会助学知识援助行动”中与苗梦悦和高瑞月这姐妹俩结成对子,辅导她们的学习。由于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孩子学习基础也相对薄弱,为了尽快提高姐妹俩的成绩,赖金萍和李帅每周都要给他们补课4、5次。“我们多跑几次、多倒几次车没有啥,只要能帮她们提高成绩就行。”赖金萍告诉记者,苗梦悦今年已经考取了心仪的大学,妹妹高瑞月的成绩也稳稳排在了年级前列。
西安唐华轻工机电总厂近年来经济效益欠佳,职工下岗后,生活举步维艰。工会主席赵云云告诉记者:“为了生计,大多数职工根本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和培养。在困难时刻,社会助学知识援助活动犹如一场春雨播洒大地,滋润了困难职工的心。这种想企业所想,急职工所急的义举善事,全厂职工都交口称赞。”据了解,在今年第十五期知识援助行动中,唐华轻工机电总厂还将有13名学生接受知识援助。
青年志愿者们克服了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的困难,风雨无阻,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都坚持为受助学生认真辅导功课,使得受助学生的成绩优秀率近七成,在受助学生中也有不少成为了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西安市总工会援助中心主任张建茹说,参加义务家教的青年志愿者在服务中历练了品德修养、培养了道德情操、夯实了专业基础、提高了综合素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一批批优秀的青年志愿者在“知识援助行动”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并在困难职工家庭和青少年学生中撒下了科学知识和精神文明的种子。
目前,陕西师范大学已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学分认证评价体系、大学生综合考评指标体系、大学生评优推优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了志愿服务的育人理念和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有效促进了“知识援助”等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本报记者 鄢山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