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01月06日
社区新闻
03

年轻人成肠癌高危人群

许多人以为恶性肿瘤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自己“正值妙龄”,根本不用担心。然而,这样的观点并不完全科学。虽然中老年人罹患肿瘤的几率较高,但这并不代表年轻人就能置身事外。小资饮食方式,对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肉食者来说正是肠癌发生的幕后推手。

中国人世代居住在东亚的季风区,这片土地的气候十分适宜农业生产。千万年生于斯长于斯,中国人形成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饮食结构和饮食文化,我们的肠胃早就习惯了“素食”。突然间西风东渐,粗粮被“踢出”中国人的餐桌,荤腥“鸠占鹊巢”成为主角。无肉不欢的直接代价就是消化道备受折磨,尤其是肠道。人类的结肠、直肠中寄生着大量微生物,肉食在给人体带来营养的同时,也给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温床。一旦摄入的肉类超过人体的需求,多余的营养物质就成为细菌的培养“基地”。细菌的作用下,肉类中富含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迅速腐败,产生对健康极有危害的物质。肠黏膜长期遭受有害物质的“熏染”,炎症——坏死——再生的过程不断轮回,黏膜细胞在修复过程中一旦走上“歧途”,就会发生恶变。食物无论是油煎,还是烟熏、火烤,烹调温度都很高,大大超过爆炒、清蒸和水煮的100℃。高温虽然催生了食物特殊的风味,但同时也使蛋白质、脂肪变焦,产生大量对健康有害的致畸、致突变物质。偶尔接触这些物质或许不会产生明显危害,要是长此以往情况就难以预料了,致畸、致突变物质会助长肠癌的嚣张气焰。 (丁卫星)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