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农民工说好的学校
“在我们学校,没有农民工与非农民工的区别,所有参与到本项目的人员均是我们的职工,都会得到一样的对待。”中铁一局电务公司杭州地铁1号线民工学校授课老师李延安说:“学校不仅要教给他们简单的施工技能,还要通过日常学习和现场指导,让他们学会关于自我安全保护、自我权益维护、自我身体保护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意识。”
短短一年时间里,电务公司各项目部的民工学校办得有声有色,不仅有自己的独立教室,建立专门的职工书屋,培训教材及音像制品也是一应俱全。但学校刚成立时没少碰“钉子”。由于项目上的农民工来自全国各地加上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文明意识淡薄,常出现旷课情况,日常教育培训也不参加,组织考试时,拒绝动笔,甚至言语过激。“农民工出来打工是为了多赚钱,项目部制定了奖惩制度,直接与收入挂钩,授课老师耐心地沟通,课程合理实用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益处,很快就适应了。”项目经理段虎说。
“给他们教授知识,授课方式一定要简单易懂,越生动越形象他们越容易接纳,枯燥繁琐的书本授课方式在民工学校已经成为了过去时。”项目书记王书俊说,学校会不定期邀请窦铁成为农民工授课,在聊天中学习供电知识和地铁技术。专门创建了电子阅览室,让他们通过网络扩充知识面,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维权意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王彦峰是电务公司的一名劳务工,学校的电子阅览角是他每天下班后一定会去的地方。“下班后也没什么事做,来这里上网查查资料,看看新闻也挺好,每周末这里的电脑都会安上摄像头,还能和家人视频聊天。”王彦峰笑着说。
范良奇与王彦峰在同一个项目,谈起他们自己的学校,平日里不怎么说话的范良奇竖起了大拇指连声说“好”,民工学校勾起了他在学校那段难忘的经历,项目部提供的优越资源配置,授课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使刚出校门的他充分认识了工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对他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民工融入电务公司这个大家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多年来,施工企业对民工重使用轻教育管理,致使建设工地环境脏乱差、不文明施工、违反操作规程、质量安全事故、赌博打架斗殴等现象时有发生。电务公司在建设工地建立民工学校,在农民工集中工作生活的场所搭建一个学习教育培训平台,不仅能解决民工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能提高民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整个电务公司有17个民工学校,参加学习的农民工达到3000多人,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农民工加入进来。”中铁一局电务公司工会主席王建平说。
本报记者 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