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01月11日
头版
01

高点定位打造帮扶平台 创新管理彰显工会作为

——宝鸡市总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综述

元旦刚过,宝鸡市各级工会送温暖活动已全面展开。今年,宝鸡市总工会经积极争取全总、省总支持,连同本级财政配套,市、县、区共筹集慰问金600万元,米、面、油9.5万公斤,将为该市困难职工和劳模1.1万人送去温暖。他们开展的以“送岗位、送文化、送技能、送车票、送健康”等为主要内容“十送”活动,拓展了送温暖和帮扶工作的内容,变“输血”为“造血”,帮助困难职工群众从根本上摆脱困境。

这只是全总开展送温暖活动20年和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10年来宝鸡市总开展送温暖和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宝鸡市总工会坚持以“一厅式”服务和“一站式”帮扶为目标,“建阵地、献爱心、送温暖、促和谐”,有效维护了广大职工合法权益。

宝鸡市总工会把职工帮扶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和服务品牌,建成了市、县区纵向联网,街道、社区横向覆盖的职工帮扶体系。该市总帮扶中心面积1000平方米,配备工作人员16名,开设了“职业介绍、创业指导、职工救助、法律援助、信访接待、互助保障、技能培训、心理咨询”等八个服务窗口和12351职工服务台及爱心超市。该市12县区也以市总帮扶中心建设为样板,全部高标准建立了帮扶中心。各地及时开设了“一站式”服务区,将工会面对职工的服务项目全部纳入帮扶中心窗口管理,努力打造成充满阳光的职工之家。

他们不断创新帮扶救助形式,坚持开展“扶贫济困解难事、温暖和谐进万家”等多主题系列爱心救助活动。组织动员全市5000余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与全市4489名困难职工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既“送钱送物”,又“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送岗位、送项目”,变“输血”为“造血”,帮助困难职工脱贫致富。近三年来,共争取筹资帮扶资金1324万元以及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慰问困难企业265个,惠及困难职工、农民工19632人。

工会组织要做职工的“知心人”、“贴心人”,就必须正确掌握职工的愿望和需求。悉心接待职工来信来访是工会直面职工,为职工服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工会维权工作的第一道关口。宝鸡市总与政府信访办、劳动局等单位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对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进行预警和协商,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几年来,共为1000多人解决了劳动争议问题,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上,宝鸡市总将培训项目定位在免费实用上。首先,积极依托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职业培训基地,实用高效的“订单式”职工技能培训。其次,鼓励职工学习技能,增长才干,实现就业和创业。去年3月,宝鸡打响了“宝鸡技工”品牌,该市总成功与南京、宁波工会缔结为友好合作工会,两市40余家企业与宝鸡市5所职业技术院校签订“校企合作”意向书,全市150余家用工单位与宁波、南京等地253个企业建立了劳务输出关系。三年来提供就业岗位110600多个,培训专业技能人员12400人,签约就业16000多人,有效地提升了职工就业能力。

通过参加职工互助保险,为职工缓解生活压力,是宝鸡市送温暖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全市参加保险职工达60552人、缴纳保费236.1402万元。三年累计理赔1183人次,职工享受理赔金188.24万元,极大地减轻职工经济负担。

本报记者 阎冬 通讯员 苏晓波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