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01月18日
百味
04

不再迷路

(河南)红鸟

弟弟第一次来上海找工作的时候,正好18岁,和我初来上海时是同一个年龄。我在火车站接到他,给他租了一间房子。我为他能做的,仅此而已。

弟弟一直没有离开过小县城,穿着简单,土里土气,眉宇间透着质朴,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从乡下来的小子,为此母亲便隔三差五地打电话给我,让我多帮助他。我便告诉母亲,他已经那么大了,有手有脚,要自己奋斗了。弟弟刚来上海的第一周,出去找工作回来时,坐地铁坐错了站,竟然找不到回来的路,便打电话向我求救。我说,路都不会走,还找什么工作,还来上海闯什么天下。弟弟显然很是气愤,连声音都颤抖了。我最后以“鼻子下有嘴”便挂断了电话,挂了电话我一阵心痛,茫茫都市,车流,人流,喧闹不已,我能想象出弟弟当时的窘境,但我想起这么多年来自己走过的路,自己所受的罪,自己所吃的苦,还是咬咬牙没有去接他。

当天晚上,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在电话里把我大骂一通。她说,你怎么做哥哥的,你弟弟整整走了一个下午,穿越了三个街区,脚上磨了好几个泡,才回到住处。我回应母亲,他已经成人了,我们不应该再搀扶着他走路了。母亲亦是很生气,“啪”地一下把电话挂了。

弟弟有整整两周没有给我打电话,两周后的一个晚上,他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让我给他找一份好工作。我反问他,你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吗?他难堪地说,工作是找到了,但很苦,很累,工资又低,是在一家印刷厂做搬运工,非常辛苦。我恭喜他道,你终于迈出第一步了,那就好好干吧,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头开始,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听了我的话,弟弟几乎要哭了。他大声道,我以后再也不靠你了,你不帮我,我照样行,便匆匆挂断了电话。

一个月后,我去看望他,他说领薪水了,他仔细预算了下个月的房租和生活费,剩下的已经不多了,他只给母亲买了一件衬衣邮寄了回去。中午弟弟做的饭,焖的米饭,炒的小菜,很香,我吃了两大碗。弟弟的衣服已较来时光鲜,举止也略显大方,比我初来上海时的成熟提前了一年。吃过饭,我告诉他,自己大胆地走路,才会走出一片天地,靠别人搀着,永远都是颤巍巍的。弟弟似懂非懂地笑笑说,哥,那次迷路,我走了整整一个下午,才到住处,上海的街道已经了然于心,以后不会再迷路了。我一阵欣喜,为弟弟的变化发自内心的高兴。

一年后,弟弟西装革履地来找我,请我去吃大餐,他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土小子了,他现在是一家销售公司的主管,口齿清晰,能说会道。

晚饭后,我们在繁灯初上的上海慢慢地品味这个繁华的城市。我们初来上海,为了一口饭吃,忍受屈辱和嘲笑,但是上海没有舍弃我们,她以一颗宽容的心接纳了我们,相信我们都不会再迷路。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