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关于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精细化管理是社会分工精细化和服务质量标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其核心是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晰化,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精细管理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精细化管理要求每位员工都要对岗位高度负责,人人会管理,事事见管理,使管理出效益。应该说,目前企业中并不缺少自上而下的常规管理,往往缺少的是各环节、各岗位的自觉、严格和高效的执行。推行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增强员工的细节意识,强化对工作、对事业的完美追求。
一、对精细化管理的理解
精细管理是一种高效、节约的企业管理方式,它除具有细化、量化、流程化、标准化、严格化、协同化、实证化、精益化等操作方法外,主要有以下特征:
1. 管理有完美的工作流程。精细化管理要求层层完善,环环紧扣,系统健康。落实到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就是要求在全面精细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把基层和一线的工作做细做实,力求使管理工作百分之百的覆盖。近年来我们在工作管理方面从细节入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按照制定的工作流程来做,使工作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规范了各项管理措施,强化了相互的责任,较好的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 强调数量化、精确性。精细化管理强调数量化和精确性。强调各类数据的重要性、准确性,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研究,来确定具体如何操作。将管理数量化并提高管理的精确性作为管理的目标。精细化管理要求每一个步骤都精心,每一个环节都精细,而不是“差不多”。落实到管理中,就是力求管理的过程要到位,不能敷衍了事;管理的效果要扎实,不能将就凑合。
3. 强调对领导力的建设。根据执行力原理,“执行不力,责任在上司;执行不到位,是因为管理不到位;执行打折扣,说到底是控制无力”。说明领导的责任重大,对领导力建设的重要性。精细化的主体和管理工作重心是管理者,而不是执行者。精细化管理是通过对上司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来带动下属工作的精细化。同时执行力的提高并不等于企业中个人执行力的提高,为此,强调对领导力的建设,也是精细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作法
近年来,铜川矿务局把精细化管理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摆在了重要议事日程,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总要求,即“职责精确定位,质量精益求精,细化工作目标,严格任务考核”。形成了内容全面、职责清晰、指标细化量化的绩效考核体系,使每个岗位、每个人都在受控状态下工作,每一件事都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处室整体持续学习的能力。“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科学的高效管理,既是一种管理理念,又是一种管理工程和管理方法。它本质上强调的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是通过加强对工作各环节的控制,使各环节的工作都得到强有力地执行。
一是精细化管理注重工作标准的严密性。在实行精细化管理工作中,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各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标准,实现了离退休管理服务每个岗位都有责任制,工作任务有标准,全处共制定了13个岗位工作准则,每条都有量化考核打分尺度,每月对各岗位实行定量考核。
二是精细化管理讲究细节控制和过程管理,重视“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全面落实了首问责任制和服务承诺制,形成了覆盖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一整套科学、合理、系统的管理服务工作体系。
三是引入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措施,在整个过程中做到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做好每一件事。精细化管理讲究以人为本,结合矿区实际,我们积极开展以加强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为内容的“建设年”主题活动。
三、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成效
1、加强了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使党的先进理念融入党组织的肌体,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才能使党的先进性建设同企业的改革发展融为一体,成为企业发展之魂。”
2、提升了工作方式的合理性。科学化决策体系的建立,使各级管理者能够按规律和程序办事,民主集中制意识更强,并形成了按责任分工各自负责、积极协调配合的良好局面,增强了工作的系统性。增强了工作系统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实践证明:规范运作、明确管理目标、细化管理单元、改进管理方式,确保管理高效准确到位,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只有在“精细化管理工程”的核心精髓被全员接受、认同的情况下,当综合性地体现精细化管理时,工作才能得到有条不紊的进行。(任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