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只靠噱头留不住农民工
2012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郭冬临、魏积安表演的小品《面试》,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郭冬临在小品中为了找份工作受到了不少“责难”。但现实中劳动力市场上,正饱受“磨难”的是用工企业,而不是求职者。不少企业开年之后就遇到了“用工荒”,为了招到员工,不少企业年初就使出浑身解数,加入到劳务市场“抢人”的大战中。日前在一个招聘会上一名制衣厂的招聘人员说,为了留住老员工,公司会对工作满一年的员工提供工龄补贴,并在年底多发300元工龄奖金,并逐年增加200元,对干满5年的员工赠送32寸液晶电视,还为员工提供旅游、娱乐等各种活动。
无论是送工龄奖也好,送32寸液晶电视也罢,看来企业为招到人使出了浑身解数。的确“用工荒”让企业心里慌慌的,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农民工讨薪难,合法权益被侵犯……这些字眼屡屡充斥着我们的眼球。有了不珍惜,失去了再想办法找。其实并不是真正缺人,也并非象有些人所说的新生代农民工要求高,其实纵观求职者对用工单位的要求不难发现,他们所要求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社会保障、带薪年休假以及加班费等,本身都是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求职者提供的,过分要求倒是不多见。及时给农民工支付工资,不再实行一些苛刻的企业内部规定,对农民工和正式职工一视同仁……这些看似简单的做法不仅能留住农民工的人,还能留住农民工的心。
由于长期以来资强劳弱的社会背景,处于强势的企业对员工百般苛刻,拖欠工资,逃避社保,“肢解”年假等等不一而足,加上监管的乏力,劳动者维权何其难也。现在面对“用工荒”,企业不折不扣地按相关法律法规办事,为员工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足够的发展空间,靠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而不是用那些看起来很美的噱头留人。 (冯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