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04月06日
延长石油专版
03

搭平台 压担子

兴化合成车间人才培养推出新机制

本报讯 “为年轻大学生搭建平台,给他们压担子,促其在生产实践的主战场快速成长、成熟、成功,满足企业大发展时期对人才的强烈需求。”这是兴化合成车间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新理念。

面对生产运行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新老员工交替衔接、年轻人操作经验不足的实际,兴化合成车间以提高技术能力和新技术转化水平为核心,以提高实际运用能力和操作技术水平为抓手,努力建设和培养一支充分满足生产运行需要的人才队伍。

以培育为主导,激活技术人才

培养、使用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合成车间大胆从有生产一线操作经历的大学生中选拔出优秀人才,培养其处理生产运行问题、实施技术改造、推进新技术应用的能力。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现场解决合成塔径面温差等实际问题,提高其处理运行问题的能力;结合氨油蒸煮器技改等,启发其挖掘工艺潜能、节能降耗的思路和优化工艺的方法;35万吨合成氨装置扩容项目,提前介入技术准备工作,培养其接受新技术、推进技术进步的能力。促使他们有预见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维护生产装置的科学运行;同时,实施每半年的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适应能力评价,坚持兑现奖惩,促其技术管理新水平的不断提升。

以岗位为平台,培养管理人才

用好人才是功,贻误人才最佳试用期便是过。在大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合成车间实行有经验的老同志值班制,从新工中选拔出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年轻大学生担任化工班长,为他们提高生产指挥水平和应对突发问题能力提供舞台和机会。试生产运行以来,他们先后成功处理了甲醇精馏系统酸值超标等工艺问题,在生产实践中实现了自身价值。同时,对新任班长从管理、业务等方面实行定期考评和末位淘汰,促使其带压前行,快速成长。科学的用人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出人才的生机和活力,使其干事有舞台工作有激情、贡献有回报。

以轮训为抓手,锤炼技能人才

操作技能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合成车间在一线操作人员中开展“三个一”学习制度,对青工培养实行“一对红”激励机制,使业务学习成为常态;岗位操作锻炼三个月为一个周期,考核合格后,进行其他岗位轮训,提高其多岗位看管能力;实行化工包机制,将设备专责到人,促使其掌握设备操作,学会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运行状态处在可控之中;同时,对年轻大学生进行核心工序锻炼学习的培养模式,使其对生产技术全面掌握,为其后续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屈惠朋)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