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把乘客当亲人”
“从1987年参加工作我就在车上,今年45,还能再跑5年。一方面觉得累了,退休后能歇歇了,一方面又舍不得我的工作岗位和乘客。”王曼丽笑着说。
作为一名新晋省级劳模,王曼丽的生活发生了不少的变化,被更多的乘客认出,参加更多的经验宣讲会。但唯一不变的是她每天仍要跑满4圈车。
“乘客的满意就是我最大的人生追求”。这是王曼丽整日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9岁的王萌萌,是她20余年工作中,遇到的最为特殊的一名乘客。由于生孩子时难产引发脑出血,成为偏瘫后遗症患者,她每天要到王家坟西安电力医院治疗。由于父母都是退休职工,无法支付每日出租车的费用。每天早晨王萌萌只能乘坐43路公交车前去就医。
一天的早班,王曼丽发现这位坐轮椅的特殊乘客后,主动背着她上下车、照料她。在她的带动下,公交43路的40名驾驶员,都加入到爱心传递的行列,在长达一年零九个月的漫漫求医路上,她与王萌萌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并帮助她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演绎了一段人间真情。
“微笑、热情、耐心、周到”,王曼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为每一位乘客提供最温馨的服务。对老年人耐心照顾,对小学生呵护爱护,对残疾人细心帮助。在驾驶中注重传播文明,播撒爱心,用微笑让乘客感受宾至如归。
由于乘坐43路老年乘客比较多,王曼丽总是勤观察,因为老年人腿脚不方便,遇到他们乘车就多等会,老人上车一定招呼乘客给他们让座,尽量安排离她较近的座位,到站时能及时提醒老人下车,用服务让乘客体会到社会对于老年人的关爱。
“去年冬天的时候,我无意中听两名老年乘客讲,车上的座位太冰冷,坐着很不舒服,当时我就想要是有个坐垫肯定会好点。后来就自己掏了600多元定做了配有黄色图案里面装有一层海绵的坐垫。”说起这件事,王曼丽还有些不好意思,自从安装了38个坐垫后,公交车上的留言本好评如潮,不少乘客都被这个服务细节感动。有位私企老板从媒体的报道上得知这件事,便找到总公司领导说:“公交驾驶员收入不高,还要自己掏钱买坐垫,心里真过意不去,我愿意掏这笔钱。”听到这个消息后,王曼丽很受感动:“为乘客做好服务本来就是我们公交人应尽的职责,自己做了这点小事,就得到了乘客这么大的理解和支持,我们没有理由不开好安全车,不做好优质服务来回报乘客。将来我还打算定做换洗的坐垫,夏天时还考虑定做凉垫,只要乘客有需要,就是我们温馨服务的目标。”
西安公交总公司在全司范围内开展了“服务世园星级带头人收徒授艺”活动,王曼丽也是其中一名带头人。在带教期间,她对所带教徒弟全部建立“星级跟踪档案”,每个月根据每个徒弟工作情况和特点,以“驾驶员十条服务考核标准”为依据,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还用短信形式与他们交流:“你好,这个月考核成绩优秀,希望继续努力,加油!”“你好,最近天气时常下雨,请做好车辆三检,请安全平稳驾驶车辆”。在她的带教下,10名徒弟中3名获得4星级驾驶员,7名获得3星级驾驶员。 本报记者 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