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05月22日

陕西工人报煤业化工专刊-副刊 无悔的选择 春的使者 诗意生活 母亲的地软包子 影像 梦想还在吗

当前版:第A8版:煤业化工专刊-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煤业化工专刊-副刊
08

母亲的地软包子

·任俊平·

每当下雨时,滴答的雨声总能让我安静。思绪也随着雨声飘回了童年,想起母亲和她包的地软包子。

我的童年是在西北一个小镇上度过的。镇子后面有一大片坡地,每次连阴雨后,坡地上就长出一层绒绒的地软。那时候家里条件艰苦,地软就成了我们不可多得的美味。拾回来的地软将其洗净,和豆腐、粉条一起包成包子,美味松软,吃在嘴里,口口留香。地软包子对我来说,不只是味道鲜美,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一份沉甸甸的母爱。

上中学时,我寄宿在学校。因为路远,平时很少回家。有一次,可能太久没有回去,母亲便打来电话让我周末回家,说是给我做好吃的。那时候,学校食堂油水很少,我又是长身体的时候,听到有好吃的,期待着回家可以大快朵颐。

终于熬到了周末,回家一进门我就嚷嚷。母亲听见了,从灶房窗子探出半个身子,盯着我看了好一会说:“你咋都瘦了,学校伙食不好吧,今天包了地软包子,给你解解馋。”“啊……地软包子,我还当什么好吃的!”尽管地软包子已算是美味了,但还不是我的期望。母亲听见我这么说,脸上显出些许尴尬。吃饭时,我有些赌气,认为母亲骗了我,只吃了一个就说饱了,起身走进屋里。过了一会母亲敲门进来,还端着几个包子。“趁热再吃点,一会饿了咋办?”“饱了,不想吃了。”我没好气地说。顿时,母亲就僵在那里,过了好一会才听见她叹了口气出去了。

晚上父亲回家,我向父亲告状,说我好不容易回趟家,母亲都舍不得做点好吃的。父亲听后很生气,一边责备我,一边跟我说起这包子“背后”的事。

前段时间,一场大雨后,镇上后坡长出好多地软,母亲想着给我尝尝鲜,连续好几天一大早就去拾地软。刚下过雨的后坡地滑路湿,加之坡上野槐的枝杈很低,母亲只能拄着棍子弯着腰小心翼翼的在泥泞里去拾,不知摔了多少跤后才有了这些地软。可是等了很长时间都不见我回来,这才打电话催我回家。一大早又是和面,又是拌馅,忙活了大半天才做出来这热腾腾的包子。听到这里,我心里有些颤动,这顿简单的饭却是如此不容易,我为自己之前的不懂事而感到无地自容。看着母亲还在灶房里忙活,愧疚的我拿起一个包子走到母亲面前,一边大口吃,一边对母亲说:“真好吃,下次多做点,你包的这些还不够我吃的呢。”“好好好,以后你常回来,我再给你做。”母亲一边笑一边说。这一刻,我发现母亲的眼睛里闪着泪光。

现在,我已为人父,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开始明白,地软包子是母亲把她对儿子的爱融进了馅料里,印在褶子上,用心做出来的,满满的沁人心脾。现在每到雨天,我都会想起母亲和她做的地软包子,不由自主的给母亲拨通电话,问候一声“最近身体好吗?……”

(黄陵一号煤矿)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