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理发上万次的郑来运
郑来运是西安机务段的一名退休职工,62岁的他和许多退休职工一样喜欢品茶遛鸟,但除此之外他业余生活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便是学雷锋义务理发。
“我从没算过给多少人理过发,但坚持了快50年,粗略估计下来也有几万次吧。”说起自己的“丰功伟绩”郑来运十分得意。
郑来运义务理发,不光是量大,据说技术也不错,为了证实所言非虚,记者专门让郑来运现场为自己理了一次发。整个过程不过10余分钟,干净利落,造型也十分时尚。当被问及好手艺是从何处学到的,郑来运坦言全是自学成才。
“最初学理发的目的很单纯,全是因为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被逼出来的。”谈起郑来运“学艺”的经历,还得从他上初中说起。郑来运家里孩子多,兄妹8人,单是理发一笔费用就不是个小数目。为了给家里节省开支他才暗下“偷师”学习理发。
“我就蹲在街边看人家理发,先后顺序,手法如何,慢慢地还看出了兴趣。”在外观察后,家里的几个兄妹便成了郑来运练手的对象,一段时间下来手艺还真大有提高。左邻右舍发现他有这门手艺后也都让他来理发,一时间郑来运成了街道上的红人。据郑来运回忆,1963年他所在的初中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时候,他就已经作为学生志愿者摆摊为人理发了。也就是从那时起,郑来运开始了漫长的“学雷锋免费理发”服务。
1968年,身处铁路世家的郑来运进入了西安机务段工作成了一名洗炉工,一干就是17年,之后又被调入检修车间工作。虽然有了正式工作,但他手上的推刀却从未放下。
“上班的时候我经常为同事理发,和我一个班组的40个人,我全部都给他们理过发,甚至其他车间的也来找我,基本上一个月要剃100多个头。”回忆起自己的高产时代,郑来运曾在某一年的雷锋日义务理发46个,作为最高记录保持至今。
退休后的郑来运很少为同事义务理发了,他将服务的重点放在了一些出行不便的老人身上,上门“学雷锋”。为此他专门准备了一套理发用具,从电推、梳子、剪刀到刷子,十几件工具都装在一个盒子中。经常是接到需要理发的老人电话,他便将“工具箱”往车座后一绑,骑着自行车出门了。为此老伴经常抱怨,可老郑心里明白,妻子支持他做好事,只是担心他骑车出门的安全。
“有很多老人不是舍不得花钱理发,而是出不了门,我常去大明宫小区,那儿有一对儿老夫妻,早年是丈夫半身瘫痪,我在给老人理发时顺便也给他老伴儿理。去年老人不在了,我现在还是坚持给老太太理发,有时候去了还帮她料理料理家务。这么多年了,有了感情,老太太有什么好事也想着我。我做好事从不收钱,别人说个好我就很开心。”郑来运笑着说。
虽然义务理发让身边人受益,可郑来运自己的头发却得花钱去理发店理。郑来运笑言,自己家理发的花销一点都没省。
现如今,老郑退休在家颐养天年,还帮着照看孙子,虽然琐事缠身,可他每个月仍坚持义务理发20多次,不过他并不满足于此。
“我一直想给敬老院的老人们提供服务,不过现在要带孙子,等他稍大一些上学了我就打算联系敬老院,完成我这个心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看来郑来运的学雷锋之路还要走很长。 本报记者 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