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打好“五张牌” 扩大工会影响力
——韩城市总工会“四个五”工作系列报道之一
(上接一版)
与此同时,各基层工会分别开展了“向农民工送技能”活动,10多个非公企业举办了“农民工培训班”,帮助农民工更好地掌握技术。去年11月,成功举办了“秦晋杯”首届职工技能大赛,为韩城旅游餐饮业职工搭建了竞技平台,提升了韩城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仅2011年竞赛活动覆盖200多家工会组织,涵盖职工2万余人,形成了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激发了广大职工学习技术、苦练技能、岗位成才的热情,提升了职工队伍的业务水平、服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打响非公企业安康杯“特色牌”
韩城市总在全市积极推广中汇煤化公司开展的“安康杯”竞赛活动中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各企业开展了“安全生产大于天”、“关爱职工生命”等主题活动。部分企业以职工喜闻乐见的快板、三句半等形式把安全知识送给职工,把工会的形象留给职工;“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大力提倡“不安全不生产”的工作理念,开展了员工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建立家委会,充分发挥家属协管员的安全作用,组织家属协管员到井口开展“送茶水、嘱安全”等活动,保证了煤矿安全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亮出工会宣传教育“创新牌”
为从源头上普及工会知识,增强职工依法科学维权的前瞻性,市总工会、市教育局联合发文,在全市初中、高中、职业高中开展“认识工会、促进就业、主动维权”为主题的“工会知识进校园”活动。工会领导亲自授课,用韩城的真实案例以及自己在维权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工会知识、《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参加工作后的最基本常识,当自己权益受到侵害时应找哪些部门等等。精彩的讲座,拓宽了师生们的视野,赢得了大家阵阵热烈的掌声。一名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发短信向工会求助:父亲在一家建筑工地打工,不幸遭遇车祸,司机逃逸,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市总第一时间联系教育局了解情况,积极帮助其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市总工会、教育局领导亲自为该学生发放了困难救济金1000元。原教育局局长程印杰深受感动,就“工会知识进校园”活动的意义,为学生们亲自授课。目前,“工会知识进校园”活动逐步在全市深入推广,共开办学习培训7次,1000多名学生受益,提高了广大临毕业学生的维权意识,达到了“教育1个学生,带动1个家庭,辐射1个区域,稳定整个社会”的目的。
打好文化载体活动“服务牌”
韩城市总上到主席,下到一般工作人员,都有一项特殊的考核指标,那就是你有没有才艺,能不能为职工表演节目,能不能演好节目。看似无厘头的指标,却有着意想不到的工作实效。市总工会主席谢桂云讲:之所以把其列入考核指标,为的是更好贴近职工,服务职工,宣传工会,宣传安全。有了这些才艺,在开展工作中更容易,更生动,效果更明显。市总工作人员带着自编自导的节目,每到一处表演一次,拉近了与职工的距离,带动了职工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八”分两场组织了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职工趣味运动会,比赛项目新颖,参赛人员广泛。全市共有42个单位1800多名职工参加了比赛。参赛选手最大的50多岁,最小的20多岁。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为基层职工搭建了相互交流、增进友谊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了运动的乐趣。在冠名“太史杯”陕西省职工文艺调演中,市总工会选送的《江姐》独唱获得一等奖,既宣传推介了韩城,还扩大了工会影响力。“五一”期间,成功举办了“光荣属于你”大型文艺演出,为广大职工献上了一台规格较高的文艺演出,受到广大职工的欢迎。黑猫炭黑公司在“助残日”举办职工文艺联欢,审计、交通、粮食、计生、房管、工商等工会也通过各种方式组织职工欢庆重大节日。职工书屋建设逐步推进,随着黄河矿业、中汇煤化、星火、燎原等大型非公企业职工书屋的建立,带动了其他基层工会建立职工书屋的建设力度,阳山庄职工书屋还被全总选评为“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目前,全市共有30多家企业建立了职工书屋,12家建立了电子阅览室,龙门镇、交通局等30多家工会设立了读书角。
主打模范事迹宣传“明星牌”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唱响劳动光荣的主旋律,充分发挥劳模协会的作用,对全市劳动模范事迹材料进行了搜集、整理、编制,彩页印制1000本,下发到各基层、各单位和劳模本人,在全市营造了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关爱劳模、争当劳模的浓厚氛围。为了体现对劳模的关爱,市委、市政府领导看望劳模,并为21名困难劳模每人送去1000元慰问金。组织省部级以上劳模赴陕西省人民医院接受免费体检,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五一”期间,在全市开展了“建功立业百佳”评选活动,通过基层推荐、电视报纸公示、市劳动竞赛委员会联评,评选出了“十一五”期间,全市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工人先锋号”、“双爱双评”、“优秀农民工”、“支持工会工作的领导”等百佳先进集体和个人。还利用报纸、电台、网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让全市广大职工和劳动者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本报记者 贺宾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