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07月05日
头版
01

勇攻难关的技术带头人

——记省劳模、西安康本材料有限公司聚合工程组组长赵龙泉

航天工业是我国国防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名航天人也都为我国不断发展和一步步跨越式飞进的“飞天梦”不懈努力,赵龙泉也是其中的一员。1991年,19岁的赵龙泉,被分配到航天四院7414厂参加工作,当上一名一线工人,他便与航天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2008年,为了打破国外碳纤维的技术垄断,满足武器型号的发展需求,航天四院成立了西安康本材料有限公司,以全面展开高性能碳纤维项目的研制和生产。由于工作需要,赵龙泉调到了康本材料有限公司,也成为公司的骨干之一。面对新技术以及工作上的各种挑战,他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凭借多年来积累的焊接技术经验和掌握的技术要领,攻克了设备安装和生产中的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在碳纤维生产中,水洗和热水牵伸是重要和关键的工序,对后续原丝和碳纤维品质有决定性影响,并且设备结构复杂,要求精度高,尤其在安装过程中采用拼接方法,稍有偏差,就容易出现漏水、冲淋不均匀等现象,严重影响原丝品质。所以安装技术和精度要求极高。在槽体的装配焊接中,为了避免常规焊接方法所导致的槽体变形漏水问题,赵龙泉对三十多米长的槽体连接焊缝处加装自行设计的加强收缩板,此方法大大提高了焊接槽体的坚固性和槽体的稳定性,在国内同类生产设备的设计中达到了技术领先水平。而在原丝收丝过程中,由于收丝机缠辊常常造成收丝时的断丝,严重时导致生产中断,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2008年终今赵龙泉根据自己多年的钳焊工作经验,精心设计加工了增加摩擦力的花辊,有效克服了缠辊问题,使得原丝连续收丝合格率从原来的70%,提高到了90%以上。

谈起自己所获得的省劳模荣誉时,赵龙泉说:“我只是在我的岗位上做好了一名工人的本职工作”。 本报记者 王洋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