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电路“调节师”
——记省劳模、陕西宏星电气有限公司技术员赵英
娇小的身材,满脸的笑容……第一眼见到赵英时,你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温柔、知性的女性居然是一名整天和电路打交道的高级工程师,更难想象这么娇小的她主持研制、革新的电阻器、电位器已占公司产品销售量的50%,累计实现销售收入上亿元……
“在走进实验室,看着师傅专注做实验的样子,我就知道我与电位器和电阻器结下了不解之缘。”199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的赵英进入国营宏星器材厂(现西京电气总公司所属陕西宏星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成了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20年来,赵英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变成了高级工程师,公司里的科研带头人,但没有改变的是,她依然每天最早到实验室,依然每天和电压、电流、分压、降压、分流、温度、湿度、光通量、磁感应强度“打交道”,依然不停的做着数据测试、观察着产品地变化。20年来,企业经历了重组改制,在面对一次次的挫折和一次次的困难后,当年一起进厂的二十多名同事如今还坚持的所剩无几,而赵英依然坚持着。“既然端起了这碗饭,就要干出点样子来!”
“说了就算,定了就干,要干就干好,态度决定一切”是赵英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凡是她设计的图纸或者是技术报告,大到设计的合理性,小到标点符号,她都非常严格地按照技术要求执行。在每次的新品试制中,她总是亲力亲为装配产品,摸索其工艺过程,唯恐在产品设计中存在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有一次,在研发新品生产中,所有产品已经测试完毕,等待发货的时候,有客户反馈有一个产品的低温平滑性不合格,当时她立即决定将所有的待发产品重新再做一遍低温平滑性筛选试验,试验后并重新进行全性能测试,保证给客户提供可靠的产品,赢得了用户的赞赏和信任,同时也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20年来,赵英研发了二十多种新产品,包括玻璃釉电位器、精密线绕电位器、片式电位器……几乎跨越了公司生产的所有电位器类型,其中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或企业空白,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她还出色地完成了总装备部下达多项军品研制任务,满足了国家军用整机的配套需求。“20年里,我从电位器、电阻器的‘门外汉’成长为技术员中的骨干,这一切是坚持让我有了收获。”赵英告诉记者,在她的“新品”中,让她感触最深的是“导电塑料电位器”的研发。“当时压力太大了,大家都对我很有信心,我只有不断地告诉自己,不能掉链子!”半个月的时间里,赵英不断地对产品进行着改进,最终终于赢得了客户的满意,而该产品更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成功的喜悦激发了我的创新热情,更让我对看似枯燥的工作充满了热爱。”她说。
本报记者 鄢山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