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集体协商“救活”企业
——陕西电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推行工资集体协商侧记
“虽然我们公司的工会成立只有两年时间,自2011年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以来,每年给职工工资的涨幅力度平均在10%左右。”陕西电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王玉峰说。作为一家非公企业,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就形成了自己一套较为成熟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王玉峰坦言制度的建立费了一番周折。
2009年以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出现,公司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订单的减少,原材料涨价,使公司效益严重下滑,职工工资收入、福利待遇都受到了影响,职工大量流失,企业发展也遇到了瓶颈。“公司在第二年成立工会,本想依托开展工会工作为职工办些实事,好留住人才,却举步维艰。”原来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在稳定职工队伍的工作上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委员会成员思想守旧,工会工作多是被动进行,效果不理想。直至2011年,公司工会在西安市灞桥区洪庆街道总工会和公司行政的支持下,一批年轻的工会干部走马上任,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立被提上议程。
“当时街道总工会派专人前来帮公司成立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领导小组,还建立了由街道总工会、企业工会、指导小组共同组成的工作网络,定期召开碰头会和协调会,及时解决集体协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对于工资集体协商,王玉峰代表的工会方和公司行政方都是新手,为了能顺利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公司工会不但学习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工资集体协商有关法律法规,还细致了解了本地区同行业工资水平,并通过街道总工会拿到西安餐饮企业辣欢天餐饮有限公司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的第一手材料,边学习、边摸索、边总结,逐步积累经验,并把这些经验用于实际工作中。在起草工资集体协商合同时,重点把职工最为关心的劳动报酬和工资发放时间、病事假规定、奖金分配方式、休假时间、劳动保护及女职工权益保护等作为协商的重要内容写进集体合同条款,用集体合同的方式杜绝一些不良现象,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可操作性。
公司通过职工大会公开工资集体合同的内容,让职工了解工资集体合同的内容。“我们还成立了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公司制定监督机制,将合同所涉及的内容逐条分解,落实到有关车间和人员,明确各监督部门的任务、职责、权限和监督工作的流程、标准,监督检查领导小组会不定期对工资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向企业职代会报告,接受职代会和职工群众的监督,对制度运行中以及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完善,保证政令畅通,从而保证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尽管公司建立工会只有两年时间,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也是从2011年才正式施行,如此短暂的时间并没有影响到协商制度的推行。在2011年公司的集体合同中,明确规定了2011年度根据企业效益,职工人均工资增长10%。
通过工资集体协商,企业真正了解职工的各种合理需求,职工也真正了解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状况,劳资双方通过工资集体协商,达到了促进企业发展和职工增收的双赢目的。“职工回报企业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职工队伍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如今的电通,员工队伍稳定、劳动关系和谐、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企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这全都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功劳,是‘它’救活了公司。”王玉峰感慨道。
本报记者 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