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08月14日
工会新闻
03

为莘莘学子照亮人生第一步

——记西安西站金秋助学先进个人陈家勇

“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这是西安西站党委书记陈家勇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仅如此,他还身体力行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召和激励青少年,激发受助者奋发图强。在履行职责中,把助学帮扶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去部署、去督促、去落实,为职工解困。始终坚持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主抓、团委协助的思路,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的格局,赢得了职工的满意和称赞。

困难学子的知心大哥

他常说,“把好事作实,把实事做好”就要保证不让每一名困难职工子女上不起学。他们还小,不能因为贫困摔倒在起跑线上。他有一本专用手账,上面密密麻麻的记满了车站100多名困难职工的姓名、家庭住址、经济条件、人员结构、子女姓名、就读学校等详细资料。哪个孩子该上初中了,哪个孩子中考了、高考了,他都会主动上门、或是打电话给困难职工问寒问暖,送上真挚的关心和慰问。

每年金秋助学座谈会,他都要亲自参加,赠送学习用具、颁发助学奖金、合影留念,不厌其烦的用亲身经历打动、感召、鼓舞、勉励困难职工子女,给他们精神上的鼓励,物质上的援助,被莘莘学子亲切称为“知心大哥”。

2009年,因病死亡的职工刘存福的儿子刘永军考上了大学,妻子是一位没有工作仅靠低保维持生活的残疾人。面对高额的学费,一贫如洗的家庭,令小刘欲哭无泪,万般无奈决定放弃大学,打工赡养母亲。就在这时,了解到小刘特殊情况的陈家勇,顾不得连日安全生产盯控的疲劳,带领工会人员,挨家挨户在周边打听他家的住址,送去了3000多元的助学款,并且承诺一直资助刘永军大学毕业。手捧陈书记带着体温送来的助学款,孩子母亲几度哽咽,无法自已,小刘感动地嚎啕大哭。这不仅仅是3000多元钱,更是来自单位对职工遗属的关心,对困难学子的拳拳关爱之情。

2011年金秋助学座谈会上,西运转车间困难职工魏涛的儿子魏江浩,这位临潼农村的农家子弟,亲切回忆陈书记冒着烈日,驱车上百公里为自己送去助学款,帮助自己完成高中学业的感人场景,他激动地表示高考我一定报考铁路专业,将来毕业回到铁路工作,报答铁路的恩情。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西安西站陈家勇的身上不胜枚举。

困难职工的家庭政委

2010年7月的一天,瓢泼大雨下个不停,西货运车间困难职工王增龙的儿子王勇考上了大学,本硕博连读的喜悦很快被巨额的高昂学费压得抬不起头。小王决定边打工边积攒学费,可是长达8年的漫漫学业,仅仅依靠打工积攒学费岂非儿戏。想到这里,失望乃至绝望的小王甚至决定放弃硕博学业。

就在这时,临潼农村家的门猛地被推开了。浑身湿透的陈书记出现了,书记拿出3500元的助学款,意想不到的惊喜顷刻间充满了整间小屋。不仅如此,陈书记郑重承诺,车站将一直资助小王读完本硕博8年学业。朴实憨厚的小王激动地拉着书记的手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

回去的路上,王勇和母亲坚持站在雨中目送着陈书记,任凭暴雨倾泻在自己的身上,直到看不到书记的身影,还是久久挥舞着手臂。

困难职工的阳光使者

2011年,东货运车间职工杨峰西与其妻在散步途中,突遇车祸双双遇难,独生女儿小杨尚在读大学。陈家勇掌握情况后,亲自协调处理后事,并给予小杨全方位的关注,帮助她申请助学金,邀请心理专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保证她平稳地完成了学业。

2012年4月,西运转车间职工皮朋朋13岁的女儿突患白血病,家庭突遇变故,陷入困境时。陈家勇第一时间给予关注和慰问,一方面召开车站紧急会议,对其女儿后续救助提出建议和安排,带头向皮朋朋的女儿献爱心,全站干部职工累计捐款87500元,有力地保障了治疗所需;另一方面,他通过西安西站陈家勇微博等形式向社会发出募捐请求,在孩子病情缓解期间,自己掏钱买了电子学习书等书籍资料亲自送到孩子病床前,为其加油、鼓劲,成为小姑娘战胜病魔的武器和力量之源。

近三年来,陈家勇先后对183名困难家庭子女实施助学帮困,帮助申领发放助学金64.91万元。其中,22名职工子女相继完成中专、大学学历走向社会,有5名子女完成研究生学习或出国深造,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左鹏)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