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愿将青春洒工地
——记省劳模、中铁一局建安公司北京地铁郭公庄车辆段项目总工张奉超
“我在一局工作了36年,张奉超是我见过的最辛苦勤恳的人!”记者刚一到北京地铁郭公庄车辆段项目部,该项目部书记薛兰宁一见面握手就这样说。这话一下勾起了记者的好奇心,等见到张奉超时,才发现他身材高大体形魁梧,国字型脸,浓眉大眼,眉宇间透露着秦人的厚重质朴。
出身陕西礼泉农村的张奉超说,小时候家里穷,他什么苦都吃过,所以他不怕吃苦。小时候看见大人们盖房子,他就高兴得围在一边看,心里暗想着什么时候自己能亲手盖起一栋栋的高楼大厦呢。也许就是这个儿时的梦想,激发着他后来走进大学校门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童年的生活经历及对建筑这一行的向往热爱,如今终于成就了张奉超非凡而骄人的业绩。
参加工作九年来,张奉超从来没有离开过施工一线,他先后在6项大型重点工程从事技术管理工作。他无论到那个工地,都是干一个工地爱一个工地,干一项技术爱一个专业。2005年,张奉超在广东大唐潮州三百门电厂项目任工程部长,循环水泵房工地是工程的难点重点,该工程施工处在地面以下-17米的深基坑中,毗邻15米以外就是大海,36亩大的深基坑,周围除过围堰,就是8台直径300mm的水泵昼夜不停地向外排水。当年7月的一天凌晨,台风暴雨袭来,大雨如注直往基坑里灌,不到半小时,海水、雨水达到一米多深。为了保证基坑中20余台施工机械的安全,张奉超带领十几名小伙子跳进没胸的洪水中,安装水泵排水抢险。他们抬水泵拉管子,连续6个小时浸泡在水中,直到12台泵全部就位,人累得一下栽倒在水中,像这种在暴雨台风中抗洪抢险的经历张奉超先后遇到过4次。这一次次的抢险经历磨炼了他的意志,更让他感受到了团队凝聚的力量。
然后,真正的考验还是2009年3月,张奉超调任北京地铁郭公庄车辆段项目总工,负责项目全面工作之后。受拆迁影响,该项目开工延迟了一年,工程自2010年10月22日开工,到2011年10月30交付运营,张奉超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两年工程一年要完成。他迅速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制定了周密详实的抢工方案,决定通过开展“五比五赛”劳动竞赛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项目党政工团分头行动,发动各层次员工比学赶帮超,张奉超日夜盯在工地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两眼熬得通红。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