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1日
综合新闻
02

西平铁路的电力守卫队

彬县大佛寺的山脚下,小庄煤矿公路旁的录长村里,有一块一亩七分地的小院落,七间活动板房错落有致,院内的35千伏室外供电设备用牢固的铁网分隔开,这就是为西平铁路重点控制工程——永寿梁特长隧道提供优质、可靠供电电源的大佛寺开关站。

西平铁路永寿梁特长隧道Ⅰ线全长17.5公里,是陕西省在建第一长隧,自2008年开工建设三年多来,中铁一局电务公司的参建员工克服施工用电负荷集中、山区线路管理难度大等困难,安全优质的完成了施工供电任务,有力保障了今年5月27日隧道顺利贯通。

2008年12月初,项目部火速组建,将三个施工队驻扎在距离施工点最近的村庄,选派3名经验丰富的队长带队,分区域同步推进。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大佛寺开关站至蒿店段35千伏永临结合电力线路48公里,大佛寺开关站至长庆桥段35千伏大临线路52公里,并且一次送电成功。而大佛寺开关站从开工到试验完毕达到送电条件仅用了50天……

彷佛一夜间,彬县的角角落落灯火通明,轰隆隆开凿隧道的机器声唤醒了沉睡的山谷,也让这片土地生机盎然。

50多人奋战的热浪逐渐退去,项目组建迁改攻坚队,十几个经验丰富的职工肩负起西平铁路3标段的“三电迁改”工程和开关站的维护工作。

项目部“安营扎寨”落户大佛寺开关站,施工与维护人员互相帮衬,合理调配,既解决了岗位多、人员少的困难,又节省了住房等开支,大大降低了项目成本。三电迁改的工作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非常繁琐。迁改人员持续有效和各产权单位进行沟通,又充分发挥自己技术力量强,现场情况熟悉的优势,主动承担了现场迁改图的绘制、迁改方案预算制定等工作。说话有理有节,做事不卑不亢,用这样的工作作风赢得认可,在团结和谐的氛围中有序推进。

西平铁路电力运行,承揽着密布山间100多公里的35千伏架空线路,大大小小40多个配电房,点多线长,交通不便,维护任务异常艰巨,日供电量最高的突破20万度电。

开关站的工作重复、细致。从早上8点开始,每隔一小时抄录电度表、电压表、电流表的表底,核算用电量度数,计算出一天平均功率因数,看看是否需要投运电容补偿,每隔四小时巡视一次室内外设备,通过“看、听、闻”确保一天的安全运行。凌晨时分,变电所里突然响起刺耳的报警声,将值班人员从梦中惊醒,这是跳闸断电引起的,大家迅速分析出故障点的地理位置,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排除故障。几个小时的抢修后,送电恢复,天也已大亮,新一天的工作即将开始。

一年中的雨季,要特别关注天气的变化,变电所总是提前做好预防排查工作,维护人员逐一检查河边线路的电杆是否倾斜,爬上6米高的设备构架上进行设备检测,详细做好检查记录,及时更换故障设备,大雨如期而至,送电却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隧道开通了,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最开心的笑容,那雷鸣般的掌声,是为开通庆祝,也是为他们喝彩,他们在心中告诉自己,西平铁路的守卫还在继续。

本报记者 杨琳 通讯员 张晔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