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乐为“红领巾”写好歌
她是一位普通的的教育工作者,曾有十多年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经历。有感于少儿歌曲的缺乏,大胆拿起了手中的笔,如今为青少年已经创作出几百余首歌曲,并经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传播到了全国各地。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这位如今投身陕西省福乐希望工程、名叫张红的年轻音乐人说:她创作的方向是青少年德育教育主题歌曲;创作理念为:以歌启智、以歌育人、呵护童心,培养爱心。
思想的萌生
上世纪1994年——1995年,张红从西安师范音乐班刚刚毕业,意气风发地投身于小学音乐教育工作。她在教学中发现:孩子们不喜欢书上的歌,却喜欢唱街上的流行歌曲。听着不健康的词曲侵入孩子们的心灵,看着衣着怪异、戴着耳机,流里流气的孩子们,她的心里焦虑极了!她深思:为什么孩子们不喜欢唱书上的歌?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学生们认为书上的歌词离他们的生活太远,旋律节奏太土太板。看来换教材、唱新歌、进行音乐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强烈的责任感驱使她得为孩子们做点事。她开始尝试把歌词健康、旋律流行的歌曲引进课堂,如:《小螺号》、《妈妈的吻》、《歌声与微笑》等,可是歌曲数量有限分年级选比较麻烦,于是她就开始尝试给孩子们写与他们生活紧密相关,旋律流行的校园歌曲。有时候课堂与学生即兴创作,有时候课后创作课堂实践,总之,学生们觉得新鲜,她也得到了锻炼。当时她所在学校的少先队工作搞得不错,常常要搞队会进行全区观摩,大队辅导员李蓓老师精明能干、善于创新,她与我商量为她的活动创作一些歌曲,李老师以新的方向激发了我创作的灵感。在那几年里,队会上出现了她创作的《跟我们小队去远航》《读书歌》《我们是环保小卫士》《我们一起长大》等主题歌。
贵人的指点
1999年9月,张红通过陕西省电视台认识了赵季平先生,一位高尚和蔼的作曲家。面对她的请教,赵季平老师看了她的作品,听了她的演唱,沉思了一下说:“你是一个很有创作天分的孩子,少儿歌曲创作是个空缺,我相信你会把这个事情做好。”几句鼓励的话,更加坚定了她为孩子们写歌的信念。2002年6月,张红的人生又一位贵人出现了,知心姐姐卢勤来到张红所在的学校授牌了,因为这所学校是西北首家“知心家庭学校”,张红为本次活动创作了主题歌《知心》。会上孩子们深情地演唱“你捧着你的心,我捧着我的心,把我们的心连在一起;你知道我的心,我懂得你的心,让我们之间不再有距离……”知心姐姐听后流下了热泪,她说:“我当了40年的知心姐姐,今天第一次听到知心的歌,真是太幸福、太激动了!这首歌写得真不错,旋律朗朗上口,歌词感人心扉,张红老师你真棒!希望你给全国的孩子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歌曲。”带着鼓励带着期望,张红的心里又多了沉甸甸的责任,也感受到了为孩子写歌的光荣。
2003年3月,一个来自北京“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的电话为张红架起了为全国少年儿童创作的桥梁。打电话的老师说:“是知心姐姐卢勤推荐,让你给团中央少工委即将启动的‘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创作一首主题歌。”张红欣然答应了,喜欢挑战的她四天就给北京交了满意的答卷,后来这首《平安歌》成了全国少年儿童的提醒歌。2004年3月知心姐姐——卢勤又推荐张红为团中央少工委即将启动的“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创作主题歌。她又是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任务,知心姐姐还为此歌取了歌名《平安校园——我爱你》,这首歌由北师大附小合唱团在人民大会堂首唱,深受教育界人士的好评。
方向的稳固
随着个人创作方向的确定,创作思想的成熟,张红在外界也有了一些影响力。2005年3月,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为她开启了新的大门:“我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成长在线》栏目的编导,我们将要录制一期我为儿童写新歌的节目,经团中央一位朋友推荐陕西有位老师一直在给孩子们写歌,所以我们辗转找到您……”去北京中央电视台录节目,这在过去对于张红是从来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就在眼前。节目录制很成功,知心姐姐卢勤和作曲家付林同被邀请作为嘉宾为张红捧场,她也和本校的四名学生现场表演了自己创作的歌曲《愉快的音乐课》,生动有趣地呈现了她们独特的课堂教学,得到同行及学生们热情的掌声。
2006年3月,影响张红的又一位关键人物出现了,陕西省福乐希望工程创始人赵光务老师。赵老师真诚善良,有独特的视角和前瞻思想,并有着一颗对社会、对人民朴素的深情。他曾先后志愿支教新疆克拉玛依、甘肃陇南地区、陕西榆林定边县、商洛镇安县等地,创立陕西省福乐希望工程支教建校,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帮助贫困生上学,贫困家庭大病救治,先后联系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000多万元。因为同有为孩子和红领巾做点事的愿望,他们有了许多默契的话题。“儿童歌曲的内涵很多,你应该给自己的创作定好位,要有自己的特色。我看你给少先队写了不少歌,那就定位创作红领巾主旋律歌曲吧,以后我策划创意,你多在这方面创作。”赵老师的一翻话让张红有了稳固的创作定位,他们经常探讨用音乐的方式让贫困和富有手拉手;让知识和愚昧心连心,国家的富强是文化和思想强盛,面对贫穷的资助,帮钱帮物是一时,帮思想帮文化,塑造品德,致力素质教育,是红领巾事业永恒的主题。
从2006年5月开始,在赵光务老师的策划创意和指导下,张红先后创作了《祖国发展我成长》、《红领巾永远心向党》、《红歌献给亲爱的党》、《中国少年说》、《熊宁大队之歌》《少先队献词歌曲》《少先队辅导员之歌》、《中国之歌》、《我爱我的家,我爱我们的家》等多首健康向上的主旋律歌曲,深受孩子们喜欢,经常配合希望工程的爱心活动,传播这些歌曲,给孩子们精神力量和方向。
2007年春节至今,在赵光务老师策划推荐下,他们共同编创的歌舞节目《2008我们为奥运加油》、《有爱就有希望》等荣登央视少儿频道“魅力校园”和“全国优秀特长生”晚会的舞台。2007年底,张红被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社等单位授予“全国优秀班主任”。2008年4月,由赵光务老师策划指导、她创作词曲的《北京奥运志愿者之歌》参加第四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荣获志愿者歌曲类二等奖。2009年5月,张红和陕西福乐希望工程联合成立“张红原创音乐工作室”,专门为少先队创作歌曲。
本报记者 郝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