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全国各地天价幼儿园 每年学费最高达14万
——透视天价幼儿园现象
在北京朝阳区丽都公寓旁边,赵女士正在陪自己的外甥女小尹荡秋千。距离他们不到30米处,就是小尹上学的伊顿国际幼儿园朝阳区丽都校园。
“学费一个月9000元”,还不包括伙食费。仅这一项,若按月缴,小尹一年下来就得花费近11万元。这还是收费较低的双语班,如果是国际班,一个月收费12500元。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以家长的身份联系伊顿丽都校园,该园工作人员介绍说,学费按年缴会便宜些,双语班一年需要9万,国际班则需要11.2万。
除学费外,就读该幼儿园,每月还得再交520元的餐费,每学期还得再交1000元的活动费。如果是新生,额外还得再交1200元的物品费。
算上这些费用,按年缴,即使享受年缴的优惠,就读伊顿丽都校园双语班,一年需要10万,国际班则需要12.2万元。这样的学费,几乎是同期北京很多大学学费的20倍。
各地频现“天价幼儿园”
根据公开信息,记者以家长身份采访了多家幼儿园。
在北京,汇佳幼儿园三元桥园、21世纪幼儿园在海淀区航天桥附近新开的国际园、东城区的艾毅国际幼儿园,学费在7万?14.07万不等。
在天津,位于南开区的华兰国际幼稚园,双语班首年收费也达82660元。而且“每一年我们的学费都会有所上涨。”该幼儿园的工作人员说。
在武汉,英国牛津国际武汉腾骏幼儿园,全托10600元一个月。该幼儿园一位姓杨的招生主任介绍,师资调整后,学费更贵,“寄宿的大约一年12万?15万。”这个费用不包括初入园寝具、校服、教材和坐校车的费用。
在深圳,福田区的英皇国际幼儿园,保教费为8000元一个月。
而在长沙、南京等城市,都出现了年学费在10万元上下的民办幼儿园。
家长多为生意人
“天价幼儿园”越办越多,老百姓消费不起,谁来供养?
记者实地走访伊顿国际幼儿园丽都校园了解到,送孩子入园的家长,有中资和外资企业高管,有做生意的老板,也有大学里的英语老师,甚至还有明星的孩子“光顾”。
与国际接轨+“国际化别墅”
办幼儿园的人深谙家长的需求,冠以“国际幼儿园”、“国际班”的名号是很多幼儿园的惯用做法。
在推介幼儿园时,很多幼儿园的工作人员都会向家长宣称“跟传统幼儿园不一样”。这些不一样,既包括教育理念、语言环境、师生配比等软件,也包括校舍、玩具和伙食等硬件。
在教育理念上,这些幼儿园几乎都宣称以国外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让孩子快乐成长。在语言环境上,绝大多数幼儿园都强调自己有专职外教,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英语交流环境,平时也几乎是全英文授课。即使是中文老师,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在师生配比上,很多幼儿园都声称一个班配有三四个老师,班级人数也不会超过15个人。
在伙食方面,武汉腾骏幼儿园更是宣称,孩子能够“享受六星级虹景会所大厨精心配餐,享受大厨亲自打造的营养健康美味”。
“我们的书本是从美国发过来的”,“我们的玩具都是从美国运过来的”。在玩具和教材方面,21世纪幼儿园国际园也“与国际接轨”。
在校舍方面,很多幼儿园都喜欢往别墅上靠。“我们还有1800平方米的花园式别墅,70多种植被的种植,这些都是别的幼儿园无法比拟的。”天津华兰国际幼稚园一位工作人员如是说。
“天价幼儿园”的市场会越来越小
目前,各地以“国际幼儿园”、 “国际班”为名的“天价幼儿园”如雨后春笋。汇佳教育机构董事长王志泽,兼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在他看来,现在家长很不理性,名字起得洋气,再找几个外教,家长就以为是国际学校。事实上,“在幼儿园工作的外教,相当一部分是没有教师执照的。”
“我真不认为国际幼儿园有国际那两个字,它就真领先了,好多都是打着国际、双语的旗号,有的也次着呢。关键还是要看它的实质,看它的师资,看它的专业水平、办园方向和办园者的理念。”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所长梁雅珠说。
“天价幼儿园”市场到底有多大?
记者试图向多位高校、协会、研究会的学前教育专家寻找答案。但受访者均表示,目前没有这样的数据和研究。即便是这些民办幼儿园的园长、董事长,也没有提供相关数据。
“幼儿园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那么贵、那么豪华,对孩子没什么好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一般来说,没有什么必要进‘天价幼儿园’,‘天价幼儿园’市场本身,随着家长理性的提高,市场会越来越小。”
家长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不要看它的名气,也不要看它需要多少钱,它的设施有多豪华。幼儿园好不好,首先第一个看它的教师,看它的教师的理念,这是最关键的。”储朝晖感叹,“现在真正懂这个专业的太少了!”
“天价幼儿园”频出,在梁雅珠看来,其“社会根源都是社会竞争”。现在的孩子家长有一种不安全感,“他们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不能在竞争的环境下生存”。
梁雅珠指出,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将来最起码要上一类本科,好的幼儿园是打基础,搞超前教育。不是家长没事逼孩子,家长也很无奈,家长不愿意给自己孩子那么多压力,但是别的孩子学了我的孩子不学,家长就会有一种不安全感。”在这种不安全感的促使下,大家最后也被迫走这一条道。“其实大家都明白,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对孩子没好处。所以很多家长也很无奈。”
“不输在起跑线上,这些口号挺让人震撼。在培训机构的炒作下,家长被绑架了。”梁雅珠补充说。 (赵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