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自学成才的女司仪
“看新娘不一般,美丽漂亮赛神仙,人见人爱都喜欢,白里透红真好看,有无掌声你看着办;看完新娘看新郎,英俊潇洒真可爱,办事成功不失败,小伙中的一大帅,新郎新娘这一站,就是一道风景线!”边打着竹板,边说着快板,引得大家阵阵掌声和欢声笑语。这就是女司仪牛战玲,在西安南高新“今日醉美酒楼”为一对新人主持婚礼的一个镜头。
1997年夏季,三桥镇的“夕阳红艺术团”要举办纳凉晚会,由于主持人突然有病,又无合适人替换,下午5点才接到团长通知的牛战玲,晚上7点就要主持晚会,这对于一无经验,又有些怯场的牛战玲来说,的确是个新课题。尽管团长热情鼓励,她自己又暗暗鼓劲,但上场后,还是两腿直打哆嗦,说话结结巴巴,但最后总算是把一场晚会主持完毕,受到领导和团员的肯定。
三桥镇政府一位领导看到牛战玲有主持的天赋,便鼓励她当婚礼司仪。2003年4月28日,牛战玲在自己的村子里成功地主持了一次婚礼。由于都是熟人,加之有了上次晚会的主持经验,故婚礼主持很随意、大方,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牛战玲身上总带着一个小本子,听到或看到有好的顺口溜,便记到本子上,回到家里独自对着镜子苦练。她有意多参加熟人的婚礼,学习其他主持人的长处。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是农村女孩,加之主持风格灵活多样,在三桥农村一传十,十传百,找牛战玲主持婚礼的村民络绎不绝。一年下来,经她主持的婚礼就有100多场。2004年10月16日,她在西安新城剧院主持了“爱我中华”全国中老年朋友相聚西安联欢晚会大获成功,名声大振。
“牛战玲当司仪,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村民服务。”这是三桥地区广大村民对她的一致评价。她主持的婚礼,大部分都在农村,家庭收入并不是十分富裕。她遇到家境困难的新人婚礼,均免收红包。家住三桥后卫寨的村民刘占军,要给儿子办喜事,但他和妻子均是农民,儿子又没有工作,家庭生活较困难,但他又想给儿子成家,正在犯愁时,牛战玲主动找上门,愿意为刘的儿子义务当婚礼司仪。在牛战玲的热情帮助下,刘占军为儿子热热闹闹地办了喜事,受到全村人的一致好评。刘占军逢人便夸:“战玲不愧是咱农家的好司仪!”像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一些,有的农村家庭中孩子上大学开销大,有的农村家庭中有病人长期卧床不起,凡遇到类似这种情况的家庭要给孩子办喜事,牛战玲均谢绝红包,遇到经济情况好一些的家庭办喜事,牛战玲也只是象征性收个100——200元的小红包。
从2004年4月主持第一场婚礼到现在,牛战玲主持的婚礼达1200多场,这位自学成才的女司仪,也在为新人服务中享受着欢乐,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张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