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2日

陕西工人报一线新闻 翻越七十五度 最后一班岗 班前“安全餐” 图片新闻 用职业精神托起生命 就盼“喜报”来 模范司机骆宝利 “成长之星”齐睿 与班组一起成长

当前版:第A3版:一线新闻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一线新闻
03

与班组一起成长

在航天四院7416厂,有一个由22名成员组成的团队,先后获得过院、厂金牌班组,陕西省工人先锋号,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全国安康杯优胜班组等荣誉称号。2009年,厂党委将原总装三组以班组“领头雁”的名字,冠名为刘浩班组。刘浩班组主要承担着多种型号产品的总装、喷漆、出厂交付等任务,班组自成立以来实现了产品发射场开箱合格率100%。

“我们是技能工人,我们拥有最有力的双臂,但是能干不如会干、会干不如巧干,巧干中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技术,实践中我们获得了更多的真知”。刘浩如是说。1992年分配到航天四院7416厂工作,刘浩成为了一名固体火箭发动机总装检测工。在师傅的指点下,从熟悉产品、测量产品等基础工作做起。从事航天工作的荣耀感让他全心投入、认真学习,很快掌握了产品的特性、测量、装配方法及工艺流程等工作内容。1996年,刘浩被车间任命为固体发动机总装组组长,从此走上了班组长管理之路。

在院、厂两级领导的带领下,院重点班组长到知名品牌班组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学习回来,刘浩感到需要做的事很多。与其他两位班组长从建立规章制度开始做起,夯实了19项管理制度,完善班组管理32项内容,细化人员及职责。在制定班组目标时,针对每一位组员,量身定做技能培训计划和职业生涯设计。员工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干劲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

坚持走创新之路,建学习型班组。在发动机总装生产线上,刘浩班组践行着从“简单操作型”向“专业技能型”的转变。质量分析会是积极挖掘、展现每位员工作用的一项班组质量活动。班组坚持全员参与、齐心讨论,要求组员从各自分管或承担工作的角度去寻找在质量控制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行质量分析,提出提高产品质量的好办法。

作为一名班组长,针对战略型号发动机装配对接车微调操作性问题,刘浩提出增加对接环固定安装孔、拉杆改造等13项技改建议,确保了产品对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产品总装精度。承担神舟飞船逃逸固体发动机总装对接任务,对于航天四院产品型号总装任务来说尚属首次。由于几种固体发动机产品的直径差别大,产品结构复杂,为了保证三种产品级间段轴向对接间隙达到设计要求的精度范围,他与工艺人员一起编制操作规程,积累上千个装配测试数据,摸索出了对接绝窍,利用三台对接车同步调整发动机高度、横移、俯仰,细调旋转角进行产品对接,保证精度分毫不差,确保神舟飞船逃逸固体发动机,从零高度飞行到神舟九号发射,十次飞行获得圆满成功的佳绩。

在刘浩的带动下,质量已被班组成员量化成生产、生活中一个个具体的目标,成为大家生活的一部分。 本报记者 刘楠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