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大学生与小组长
在工地锻炼了一年时间,感觉适应不?
——还行。虽然辛苦一些,但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懂得很多了道理。
愿意继续在班组干下去吗?
——愿意。
这是2012年年底化建传动公司经理张军与大学生代表张斌伟、钱吉凯座谈时的一段对话。也许一些人会以为,在工作生活讲轻松、求舒适的当今社会,上述谈话难以置信,甚至可笑。错!这的确是该公司10名大学生的共同心声。
在信任中走上岗位
化建传动设备安装公司是一个高技术、高技能性质的施工单位,需要业务精通、协调能力强、操作娴熟的复合型人才。2010年公司组建后,针对企业特点和新入厂技校生、大专以上毕业生多的状况,确立了“三三制”框架发展思路,即成立三个大班组,每个班组分三个作业组;每个大班组配备一名本科生副班长;每个作业组配备一名本科生组长,配备8名大专生和技校生技术工人。就这样,在近三年中,该公司10名本科以上的大学生,陆续在领导信任的目光中走上了作业组长岗位,他们分别是:王百灵、撒学强、司爱俊等。
让理想在一线着陆
和其他毕业生一样,这激情燃烧、热血沸腾的10名大学生怀揣梦想离开校园时,也曾希望找到一份体面、满意的工作,很快干出一些成绩,让家人、亲朋好友刮目相看,让同学佩服。可当他们走进化建传动设备安装公司,被宣布去一线当普通工人的那一刻,一些人思想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怎么也接受不了现实,感觉四五年的大学白上了……。在单位领导和老师傅的关心、帮助下,通过深入了解单位性质、调整自己的心态,失意、消沉中的他们又重新振作起来,毅然决然奔赴一线。到工地后,他们发现,接触到的实际工作与自己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差别很大,能用上的很少,几乎什么都不会,还没有身边的老师傅、老技术员知道得多。他们更意识到,作为传动设备安装公司真正的大学生,如果不努力,不但所有的理想抱负将化作泡影,而且还会让普通工人们瞧不起、让领导失望。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或许,就是生命中的这种骨气和勇气,让他们一下子明确了生活方向,懂得了如何面对现实。于是,他们暗下决心,融入集体,扎根一线,在本职岗位上写好自己的人生经历。
在实践中成长进步
实践出真知,亲历长才干。化建传动设备安装公司10名大学生虽然入厂时间比较短,但吃苦耐劳、无怨无悔的生活态度,虚心向老师傅和技术员学习的品质,使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很快成长为工作中的佼佼者。王百灵,2010年7月入厂后参加榆炼180万吨催裂化工程施工,三个月后成长为一名副班长,2011年7月挑起班长重任。组长撒学强,2011年1月至12月,带领组员圆满完成兴化大化工工程17台机组安装任务。组长司爱俊,2009年入厂,2011年4月至9月带领组员独立完成延炼乙苯苯乙烯项目6台机组安装试车任务。张斌伟,2011年入厂后担任作业组长,2012年11月带领8名成员完成延炼余热10兆瓦汽轮发电机组检修安装施工。钱吉凯,2011年7月入厂,2012年10月负责兴化大化工甲胺工程7台机组安装,目前机组已安装就位。
(陈练斌)
编者语:每个怀揣梦想的大学生,都希望走出校园后找到一份既轻松体面又待遇丰厚、满意的工作,让青春之路绚烂夺目,这本无可非议。然而,文中10名大学生的经历告诉我们,轻轻松松、随随便便不可能成功,即使在奉献不再时尚的今天,依然需要踏踏实实干事、无怨无悔做人——以此态度做事,方能明辨事理、成就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