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邓正来英年早逝
中国学术天空又坍塌了一角
邓正来教授于1月24日上午6时50分因胃癌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逝世,不胜唏嘘。他只活了56岁,再有一个月他就进入57岁了,然而他没有等到,就急匆匆地走了。对于我们这些经常仰望星空的人来说,一颗星的陨落往往意味着整个世界发生了改变,从此以后,我们再也看不到那颗熠熠闪耀的大星了,尽管还会不断出现新的星体,但是邓正来所占据的空间和位置,是别的任何星都无法替代的,那里将永远留下一个巨大的空缺了。
邓正来教授是1978年考到四川外国语学院的,毕业以后,他又考取了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研究生。1985年,研究生还没有毕业,邓正来就决定脱离体制,以漂泊者的身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他将没有收入、没有住房,只能靠稿费和在外语学习班教授外语赚来的钱维持生计,他甚至背着书包睡过同学的办公室和地铁……他是地地道道的“北漂”。
邓正来教授是以翻译国外学术著作开始他的学术生涯的,在这些翻译作品中,我们可以读到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版)、《法律、立法与自由》三卷本、《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三联书店,2002年版);还可以读到博登海默的《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西方法律哲学文选》(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而他的个人学术著作也是琳琅满目,我们可以读到《自由与秩序:哈耶克社会理论的研究》,《哈耶克法律哲学的研究》,《规则·秩序·无知: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研究》,《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学术与自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邓正来学术作品集),《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邓正来学术作品集),《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 (陈行之)
邓正来与女儿在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