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29日

陕西工人报煤业化工专刊-综合 在集团公司一届三次职代会暨2013年工作会上的讲话(摘要) “两会”新风新气象

当前版:第A6版:煤业化工专刊-综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煤业化工专刊-综合
06

在集团公司一届三次职代会暨2013年工作会上的讲话(摘要)

董事长、党委书记 华炜

(2013年1月24日)

同志们:

陕煤化集团今年的工作会暨职代会,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在就要闭幕了。这是一次体现十八大精神的大会,是一次求真务实的大会,也是一次团结鼓劲的大会。特别是照乾同志代表集团公司做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希望大家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补充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取得成绩的思考

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很不平静的一年。在煤炭经济大幅波动的严峻考验面前,我们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取得了令人欣慰的好成绩。主要生产指标和销售收入,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主要安全指标如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及百万吨死亡率,均有一半以上的降幅;企业排名、行业竞争力和职工生活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各项工作有“长”有“升”也有“降”,出现了稳中有进、亮点纷呈的可喜局面。前不久,陕西日报总结了我们工作的十大亮点,我认为是实事求是的。这十大亮点为:一是我们走出了一条煤炭清洁利用的新路子,得到温家宝总理的肯定。二是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多项指标再创新高。三是对标管理深入开展,精细管理促进安全。四是困难职工兜底帮扶,发展成果职工共享。五是构筑自主创新高地,科技支撑引领发展。六是陕建机去“帽”摘“星”,机械制造实力提升。七是融资创新破解瓶颈,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八是网络交易高效快捷,打造现代物流平台。九是煤电联营积极推进,产业布局更加完善。十是管理体制日趋成熟,专业化重组基本完成。

这十大亮点的概括,只是“管窥”而非“全部”。但它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我们的企业是一个具有发展后劲的企业,是一个具有抗风险能力的企业,是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企业。成绩总结得全面不全面不重要,重要的是挖掘成绩背后的深层原因,并上升到理性认识,总结出规律性东西,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巴菲特有句名言说:只有当大潮退去的时候,才能知道谁在“裸泳”。我也常想,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你的企业经营得顺风顺水,这不算本事。当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大多数企业日子都不好过,而你的企业依然经营得风生水起,这才算是有能耐。为什么在宏观经济下行,煤炭行业遭遇十年来最为困难的严冬时,我们的企业能够不惧寒流,逆势而上呢?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的有以下几条。

1、三次重组,形成了多点支撑。在陕煤化集团的成长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次重大重组,一次是煤炭企业的聚合,一次是化工企业的重组,一次是钢铁企业的并入。在省委省政府英明决策和有力推动下的三次重组,基本形成了今天集团公司主业突出、配套齐全的产业骨架。产业上下关联又多点支撑,企业相互依存又互补共生,形成了较大的内部市场空间,扩大了经济运行的回旋余地,抗击风浪的能力明显增强。

2、一心发展,积蓄了雄厚实力。这几年,我们始终心无旁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多项经济指标以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从2006年到2011年的五年间,原煤产量由3千多万吨,跨上了亿吨平台,销售收入由一百多亿元,突破了千亿元大关,资产总额由242亿元,增长到3025亿元。仅仅几年,我们煤炭产量突破亿吨,煤化工产品产量接近1000万吨,火电权益装机容量接近1200万千瓦。建筑施工、重装制造、科技研发、金融服务等,在跨越发展中不断完善、不断成熟,成为新亮点、新增长点、新竞争力。物质积累、经验积累和技术积累,使我们应对风险的实力大大增强。

3、一意改革,增强了道路自信。改革创新始终伴随着陕煤化集团的每一步发展。在产业布局上,形成了基础产业、主导产业和互补多元产业的经济结构。在发展理念上,我们不断转变思想观念,以改革创新的智慧和勇气,把企业导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比如,今年的目标任务中,不再下达伤亡指标,增加了洗精煤、块煤指标,增加了单项重点工作的考核,体现了我们由单纯追求数量,到质量和数量相统一的认识飞跃,由降低死亡率到追求“零死亡”,反映了我们的人本思想和对安全发展的自信。在管理体制上,我们坚持专业化取向的改革思路,在纵向整合中形成板块公司,突破体制束缚,释放要素活力。在日常管理上,我们坚持对标活动,推行精细化管理,做扎扎实实的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总之,我们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不断改革摸索,已经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子,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备了战略的清醒和道路的自信。

4、一切为民,凝聚了群众力量。发展靠的谁,发展为了谁?我们的企业宗旨“一切为了职,工”,已经做了最好的回答。随着企业的发展,“蛋糕”也越来越大。我们始终坚持让全体职工同步分享发展成果,职工人均收入,由2006年的1.85万元提高到2011年的6.8万元,五年增长了3倍多。针对部分困难职工,我们出台了上学补助、医疗救助和低保补贴三项兜底帮扶政策。抓住国家沉陷治理和棚户改造机遇,大面积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我们计划筹措175亿元总投资,建筑总面积达到857万平方米,可安置10万户职工家庭,结束几代煤矿人住棚户的历史,实现居者有其屋,安其道,乐其业的和谐局面,为企业抗击风险聚集了正能量。

以上四条,是我们能够在严峻的环境条件下,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根本原因。它深刻地启示我们,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是共产党执政的基础。作为一家省属国有大企业,我们必须承担起应有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如果没有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我们的每一步发展都寸步难行;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科学谋划企业的发展,如果没有了“发展”,我们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的主线,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如果没有了改革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我们就不可能打造“百年老店”;我们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维护和发展职工权益,如果离开了全体职工的奋斗和支持,我们将失去发展的根基和力量。这些都是我们在战胜困难的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性认识,需要牢牢记取,指导今后的各项工作。

二、关于存在问题的反思

无论是总结工作,还是分析问题,我们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在看到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决不能忽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回顾去年一年的工作实践和奋斗经历,以下四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积极改进和切实解决。

一是去年我们对形势判断过于乐观,对煤炭市场困难估计不足。由于煤价在六七月份急剧下跌,后期一直在低位震荡,全年影响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钢铁、化工也因需求不足陷入行业性亏损。这说明我们的前瞻思维还不够,预研预判能力不高。就此而言,建设学习型机关,形成善学好思的良好风气,应当提上我们的议事日程。

二是在项目建设、人力资源和资金管理上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个别单位在申报项目时缺乏科学论证,项目建设中批小建大、随意变更、超预算问题屡见不鲜。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人员膨胀过快、工资总额增长过快,已经严重影响企业经营效率和竞争力。在资金管理上,最大的问题是失之过宽,个别单位花钱大手大脚,办事铺张浪费,背离了艰苦创业、勤俭办企业的优良传统。

三是重生产轻生活的问题需要认真解决。近年来我们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但基本还处在“还账”的阶段。我们一定要正视这一问题,加快陕北新区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全力推进浐灞、航天生活基地建设,为大家营造更舒心、更安心的工作生活环境。

四是一些单位大局意识淡漠,本位主义严重。我们是一个大型企业集团,成员企业之间有一定的互补性,内部市场空间很大。如果充分利用了这一内部空间,我们就能发挥“集团”优势,形成合力,扩大经济调节的回旋余地。如果都以个人利益至上,局部利益最大化,那就必然出现“内耗”,妨害大局,妨害长远。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境界,扩大眼界,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三、关于今年工作的重点

今年集团的工作,照乾同志已经做了全面地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也不再重复。我这里强调的是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抓关键抓重点问题。

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和方法论的统一。摆在我们面前的工作千差万别又千头万绪,要富有成效地推动各项工作,就必须坚持重点论的工作方法,学会抓重点、抓要害、抓关节点。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或者抓了芝麻丢西瓜。要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影响全局的关节点上,攻克难关,势如破竹,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那么,今年的工作从全局看,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有哪些呢?我以为,以下六个方面,应成为我们推动面上工作的抓手和着力点。

1、发展。科学发展观首先是“发展”的理论,“稳中求进”也是要在“稳”的条件下谋求“发展”。我们集团正处在一个加快发展的上升通道,必须不离“发展”的主题,而且是要科学发展。今年发展的抓手是,加快已经布局的大项目建设。陕北的小保当、曹家滩现代化矿井,事关集团“十二五”目标的实现,必须集中全力推进建设。陕北、渭北的大型煤化工项目,事关集团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快进度。陕钢的“填平补齐”项目,事关陕西钢铁产业的振兴与发展,要做为脱困扭亏的契机,不折不扣地早日建成投运。电力、物流、机械制造等多元产业,也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2、对标。对标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后起飞跃的重要抓手,也是陕煤化集团的管理特色。今年的对标活动,一是要上升到战略理念和思想观念的层面上对标。因为造成一切差距的根源,说到底是理念的差距,是思想认识的差距。有些问题看似山穷水尽,但只要观念一转天地宽。二是要下延到基层管理和日常工作的层面上对标。基层班组车间,是企业的基础和根基,对标管理要如和风细雨,点点入地入土,润物无声地濡染和点化。不能空中刮风打雷,雨过地皮湿,或者蜻蜓点水浮而不入。三是要集中到安全对标上,永不满足,永不懈怠,安全工作才能长治久安。

3、改革。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都突出强调,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动改革。改革实际是对利益分配的重新调整,必然不会一帆风顺。我们集团的各项改革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实行三级管理的体制已经建立起来,但有些环节还比较薄弱,有些板块还没有完全做实,三级公司还没有真正放活。专业化经营公司基本组建完成,但管理职能、产业定位、经营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厘清,专业化公司之间的分工和协作还需要加强。一些影响正常运转的消极因素,还没有从体制机制上根本性消除,一些应有的规范、制度、标准缺失,“人治”的痕迹还比较明显。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深化完善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集中力量进行突破。

4、创新。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都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我们在煤炭绿色开采、煤化工技术领域、先进装备制造和金融服务产品方面,积累了一大批创新成果,有的已经达到世界技术前沿。我们已经整合了全集团的科技资源,科技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今后的工作重点,一是要跟踪前沿。当今世界正处在科技革命的前夜,许多基础领域酝酿着激动人心的突破。如果缺乏洞察潮流的能力和应有的技术嗅觉,就会必然被淘汰。二是要选准方向。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遴选先进适用的重大技术课题,协同创新,集中攻关,以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打造竞争利器。三是要只争朝夕。要抢占制高点,领先一步就会赢得主动,落后半步就有被淘汰的危险。要不拘一格延揽人才,舍得投入,允许失败,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

5、民生。民生问题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是一家国有企业,全民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民生观”。今年要加大民生领域的投资,一是加快基地建设,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要在收入分配上,向一线倾斜,向劳动倾斜,向科技岗位倾斜。今年要全面开展首席专家、首席技师的评选。三是在二次分配上,更加注重公平,切实落实已经出台的兜底帮困三项政策,缩小职工生活差距。四是协调地方政府,从解决土地问题入手,加快沉陷治理和棚户区改造。五是制定和完善已经建成的棚改住房分配政策,实现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把好事真正办好。

6、党建。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政治保障。今年要以十八大精神为统揽,突出四个重点。一是转变作风。要突出一个“实”字,谋实招,鼓实劲,兴实干,戒骄戒躁戒浮夸。要改进文风会风,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减少应酬,厉行节约,把心思用在发展上。二是群众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一切为了职工群众,我们就有了取之不竭的力量之源。三是加强学习。继续抓好十八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抓好党组织建设,抓好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抓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四是廉洁从业。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慎独慎初慎微,以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蔚正气,拓净土,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风尚。

同志们,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春雷第一声。今年的工作方针已定,目标任务已明。让我们紧密团结起来,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用智慧、用实干、用业绩,续写陕煤化集团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春节就要到了,我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同志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华炜的讲话赢得职工代表的掌声

集团公司一届三次职代会暨2013年工作会在《国际歌》声中闭幕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