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力促公平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月30日清晨,西安工程大学西福利区的阅报栏前,几位退休教师认真地阅读着报纸上摘登的两会新闻报道。每每读到自己关心的教育内容,大家还会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从事了几十年的教育,在这些老教师的心里,陕西的高等教育在西部地区,甚至在全国都名列前茅。但“位”高未必“权”重,大家更关心的是陕西如何用好“教育大省”的这块招牌,真正实现从“教育大省”到“教育强省”的转变?
教育支出已占全省财政二成
“2012年,陕西省全年教育支出69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20.8%。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25所,幼儿园、学前班和特殊教育生均经费分别达到200元、1000元和1500元。按照高出国家基准定额300元的标准,统一了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其中寄宿制学校又提高了200元。以每生每年400元的标准,为普通高中补助了公用经费。省属高校生均财政拨款提高到本科生1.2万元、高职生9000元。营养改善计划、蛋奶工程、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等政策惠及277.9万人。”
教育支出已占全省财政二成,这意味着教育投入得到了切实保障。新闻报道里的这组数字,让教师和家长都欣喜不已。汉中代表团马艳霞代表更是为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出点子。她认为,一是要加快教育布局调整的步伐,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科学布局,优化结构。二是要优化师资资源,特别是要尽快解决好山区县学前教育师资匮乏的问题。西安代表团李涛代表则表示,教育创新关系到我省未来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提高,建议报告增加这方面内容。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合理配置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年内实现行政村、城镇小区幼儿园全覆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下气力解决城区择校问题。鼓励高中教育办出特色,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继续支持国家“985”、“211”高校和省属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引导和支持民办高校健康发展。在国家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之外逐步推行地方试点,实现营养改善计划与蛋奶工程并轨运行。
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我省已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纳入今年重点工作。今年,将继续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39所,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任务。而去年建设的325所公办幼儿园,也将在春季开学前投入使用。省教育厅还将组织实施农村学校利用闲置校舍建设幼儿园、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并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同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帮扶民办普惠园和企事业办园。年底将使幼儿园(班)覆盖全部行政村和城镇小区。
提高学生素质积极促进就业
“放寒假了,我读初中的孙子又带回来好多假期作业。能不能少布置点作业,让孩子多耍一会,提高一些动手能力,高高兴兴地长大。”这是近期许多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省教育厅厅长,西安代表团杨希文代表就表示,该学习的时候好好学习,放假的时候就是放假,不要布置作业,现在很多老师把课堂上该完成的事情硬是留到了课外,把教辅教材上的知识让学生去消化,比如奥数虽然禁止了,还有要求学生学习的老师。课后应该让孩子好好去接触大自然、进进图书馆、或去接触社会,千万不要叫孩子没完没了地做作业。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我省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小微企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支持家庭服务业和自主创业;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搞好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新增小额贷款65亿元,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进城落户和被征地农民等人员就业。
本报记者 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