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谁的谁
·吉建芳·
雨。又是雨。还是雨。时急,时徐,阴冷,迷蒙,无期。两分钟前尚且在家,两分钟后,她已端坐于办公桌前。这不是影视剧,是近在咫尺的现实。有时,或许比两分钟多那么一点儿,三分钟、五分钟,或者,更多,因为意外。电梯不及时,或者,故障。有那么一次,她刚踏进电梯,眼前突然一黑,当灯光再次亮起时,已是负一层。
这事若搁在以往,她或许会惶恐,失措,失色。然那天没有,相当平静,冷静,只持续按着警铃,直到电梯门被打开。生命旅途的各种悲喜,反复纠缠,销蚀啃咬。她的心,一次次被伤,愈合;复被伤,复愈合。新伤,旧痕,刀疤,痂,累累叠叠。曾经的脆弱敏感,也努力变得硬而坚。倒不是她的心坚,而是不得不。无数个暗夜,或是晨昏,她独自忧愤、沉郁,晦暗的心,找不到出口。然而,面对众人,还是挤出平静堆砌脸上,做出水波不惊的假象,迷惑他人,亦迷惑自己。有时,亦有倦怠。如此没完没了,到底要怎样,尽头在何处?她想走出生命的禁锢,苦苦挣扎,终究不能。
那天,藉由一位70后聪慧女子的一双美目和慧智之心,她无意窥见民国众才女的明明灭灭和浮浮沉沉,从生命的巅峰到人生的谷底,起落间,完成各自的人生轨迹。无论怎样的明艳、靓丽,万众瞩目,众星捧月,人生的收稍都是最重要的,质量亦然。平顺寿终,或因故在生命的某一段戛然而止,抱憾离世。让人叹息也罢,扼腕也罢,艳羡也罢,揪心彻肺也罢,都终将湮灭在岁月的尘埃里,波澜不再。洋洋洒洒或文采飞扬的各种文字,后人见之,阅之,识之,方知之。现实中人,各有其事,人多关心己事,他人之悲喜,偶尔围观尚可,久之,皆倦。曾是怎般的“热”,温热,大热,洛阳纸贵,都是有限度的。无非是,今人轻扫积尘,在有闲情时,一瞥。若为衣食忧,为前程忙,为名利累,无暇旁顾。岁月流逝,尘埃依旧,一切都是枉然。
还有,爱。
俗世有男女,即有爱。男女之爱,多因情起,因情变终。男子多以事业为核,以爱为佐。不是不需,但不必需。少数情种例外。女子则不然,多以爱为牌,以嫁为标。也有重事业者,然爱在心中所占之比重,女子自是远多于男子,喜持续,多依恋。爱之,则喜之、惜之。世间事不遂心事常有,遂心事不过一二。男子若有悲情,还可分心,淡化,分散;女子则多不能及时抽身而退,期期艾艾,幽幽怨怨。无论多么富有激情或才情,少了心仪男子爱的依凭,情和爱的缺失,人生自要寡淡许多,黯淡许多。现实再怎样丰足,也要少去许多色彩。曾经怎样的冰清玉洁,怎样的兰心蕙质,怎样的温婉可人,怎样的恃才骄矜,终是缺憾。
逝水流年,冲走流沙,也带走心中那些根基不深之人,之事,之物,所剩无几。
谁,终究是谁的谁?唯有自知。别人之见,不过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