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3年03月22日

陕西工人报工报视线 发展转型与工会作用 招工和留人困扰珠三角 “海归”变“海待”留学生抱怨找好工作越来越难

当前版:第A3版:工报视线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工报视线
03

“海归”变“海待”留学生抱怨找好工作越来越难

——留学生就业难调查

本想着留学能“镀金”,回国后也能更容易找到好工作。而笔者发现,随着留学队伍的不断壮大,感叹国内就业难的留学生也越来越多。

留学生抱怨:找好工作越来越难

故事一:虽然进了“五百强”没受到特别关照

西安女孩明怡2011年底从法国某大学的金融专业毕业,回国后去了广州,现在在一家经营国际贸易的外企做咨询工作。“身边的十几个留学生朋友,我是唯一一个刚回国就工作的。”她说,虽然自己是留法学生,还进了世界五百强企业,但她表示工作离自己的预期还是有些差距。

据了解,临毕业的一段时间,明怡一直在关注国内的应届生求职网,并向近百家公司投递了简历。最终,像大多数求职者一样,她在经历了网上申请、笔试、面试的过程后,才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到了公司之后,明怡发现公司里一多半都是留学生,国外“镀金”的经历没能为她带来更多上司的关照。

故事二:“海待”两年多才找到满意实习单位

嘉妮(化名)2011年从英国某名校毕业回到西安。历时两年多,她终于在今年元旦找到了一份某央企的项目策划的实习工作。

回国两年来,嘉妮的父母、朋友一直在给她介绍工作。而她要么因为待遇看不上,要么觉得单位没发展。

嘉妮的母亲给笔者简单算了一下,在英国读书两年,每年的学费、生活费都各要十几万,加上额外的开销,2年时间至少50万投在了女儿身上。“我们不是要求她挣多少钱,但就算她每年能拿十万,前5年也基本上等于自己给自己发工资了。”

对于这些,嘉妮并不知情。她很自信地告诉笔者:“我这两天每天都复习到一两点,希望下个月能顺利通过单位的入职考试。”

用人单位回应:“海归”吃苦能力下降 张口就要高待遇

笔者日前来到高新区一家经营消防器械的外企,负责人无奈地告诉笔者,公司每年有三四次招聘,但已经连续两年不招留学生了。

这名负责人说,公司自2002年进入西安后,一直都有留学生加入。但近几年入职的“海归”不但语言能力越来越差,业务能力和职业规划也比国内毕业生差很多。

“公司是外企,有明确的晋升制度,而且待遇在西安算是不错。可这几年因为嫌待遇低而离职的留学生已经有七八个。”该负责人说,过去的留学生都是从最基层的业务员干起,而近几年的留学生普遍吃不了苦,而且张口就要高待遇,这让公司很受不了。

留学专家说法:国内企业更愿意要有工作经验的留学生

留学专家说,留学不等于高职位、高待遇。留学生应从选择学校、专业开始规划,利用课余时间多进行工作实践,回国后摆正求职心态,全面为自己“镀金”。

陕西省留学服务中心主任关荷介绍,有些学生在选择出国留学的专业时,没有考虑到将来的就业问题,只是凭着一时兴趣来决定,直接导致所学专业在国内用不上。

关荷说,近两年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在咨询学校时就考虑到实习机会对回国发展的帮助,从能否参加兼职、能否提供实习机会来选择学校。

专家建议,国内企业更愿意选择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留学生,留学生可以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比如公司职员、商店销售等,利用课余时间提前工作,适当的工作经验有利于留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认识,对回国后的求职更有帮助。 (夕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