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上班迟到凭延误告知可免罚?
律师称需法规支持
前天,北京地铁运营公司表示,今后乘客乘坐地铁上班,遭遇延误情况,可到官方网站打印“延误告知”。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热议。有人说员工今后迟到可凭“延误告知”免受处罚;有人认为要把“延误告知”作为迟到免罚的证明还很难……对此,笔者采访了部分市民及人力资源部门管理者,以及法律人士。
市民反映:这一规定很人性化可迟到难免不受罚
“我也听说了,可我不会去试。”小何在一家服装厂上班,每天乘坐地铁上班。她说:“这要在国企或许还行,可我们单位是私企,老板谁认这个啊?”
“我们单位,迟到了就甭找理由,无论啥‘证明’都白搭。老板的口头禅就是,‘你要是把上班当成是娶媳妇,还会迟到吗?’”李女士朝身边的金女士眨了眨眼说。“还有一句:‘提前半小时来怎么就那么难!’”金女士补充说。她们俩是一家培训机构的员工,是4号线的常客。
“老板都有车,他们又不坐地铁,谁管这个啊。不过我还没试过呢,不知道具体情况咋样?没准老板一发善心,真会不罚呢!”在一家翻译公司实习的小伟告诉笔者:“不过,也有点用,就是证明自己不是无故迟到。”
人力资源管理者:理解地铁公司做法但不会对迟到者免罚
“地铁出了故障造成延误和用人单位的内部考勤管理没有直接关系啊。凭什么地铁公司的错误要由用人单位来买单,这没道理啊?”贾女士是一家私企的人力资源管理总监,“我也理解,因为地铁不堵车,运行时间比较靠谱,很多员工上班都是踩着点来的,万一遇上个地铁故障造成延误,可以理解。但如果以后可以凭‘延误告知’对迟到者免罚,往后大家都会找理由。”
“我们单位不会实行免罚,一方面是考虑公平问题,因为单位有开车上班的,有乘公交的,也有坐地铁的。如果乘地铁导致迟到可免罚,那么乘公交堵车迟到罚不罚?开车遇到故障怎么办?如果迟到都免罚,单位就无法管理了。”陈女士是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主任,“另一方面,地铁延误通常都时间很短。作为远途的员工,出门前就应该为意外延误留出机动时间。掐着点上班,当然有风险。”她还举例告知,她上班需要40分钟的车程,为了错过出行高峰,通常都是提前两个小时出发。
律师说法:持“延误告知”未必能免罚还需出台配套法规制度
对此,律师王玉涛分析认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具有一定的用工自主权和管理权,对员工实行考勤管理属于单位内部管理权的一种。既然制度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当然也就是有效的。
实践中,大部分单位往往规定,迟到的原因不同,处罚情况也不尽相同。大多数企业会规定,“员工无故迟到,如何处罚……”真正对迟到事出有因的常常会网开一面。目前地铁公司的这种做法大概也是基于这种情况考虑吧。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地铁延误等非因劳动者个人原因而造成的迟到,并不是迟到免罚的硬标准,地铁公司的这一纸证明对用人单位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因此,即使拿到了相关证明,员工也未必能免除被处罚的危险。换句话说,北京地铁目前出台的这种“延误公告”若要作为免除被扣工资的证明,还需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等文件来支持。 (周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