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大荔县总工会 做足“功课”应对园区用工难
招聘会上,工会支起摊子替园区企业招贤纳才,这是发生在2013年全省工会促进就业再就业招聘洽谈会渭南分会场的新鲜事。大荔县总工会副主席韩宏波和援助中心同志驱车来到渭南分会场,为在县企业招聘人员。“招聘会上,收集到用工信息60余条。”韩宏波对这个结果显然不太满意,他告诉记者:“本月13号在大荔县中心广场,我们还组织人社部门、园区工会和41家企业举办了一次联合招工,共收集信息2000余条。形成了企业和务工人员多项选择的渠道,初步统计达成用工意向800余人,基本满足了企业招工的需求。”
根据大荔县委确定“先工战略”目标,大荔县科技、商贸两大园区企业数量和职工人数迅猛增加,仅科技产业园区入园企业已达40多家。如何能让企业自觉建立工会组织,更好地为广大职工服务,成为县工会一班人全新的话题。本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一工作思路,县总工会确立了《“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依托三个载体,开展‘四季’服务活动”打造新亮点,提升新水平,推动全县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工作要求。“我们以热情的服务理念,促使企业自觉建立工会组织,达到服务广大职工的目的,为企业招工只是我们开展服务企业活动中的一项。”县总工会主席王晓生说。
其实早在“两节”期间,县总工会就深入企业调查,做足了功课。
最初,县总工会制订了《为什么会出现企业用工难现象》等五个调研提纲,安排机关、园区和企业工会干部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调研活动。了解到园区企业急需解决电子、纺织行业和技术管理等方向的人才。企业想用什么人,工会心中有数后迅速安排各镇、村和社区工会再次进行走访,开展了外出用工人员信息调研活动。将原光华纺织厂、陕棉十三厂以及一些镇纺织厂的下岗职工作为园区纺织行业用工主要的招聘对象,将原县电机厂、柴油机厂下岗职工作为园区电子行业用工招聘对象,其他劳务输出人员较多的朝邑、官池、羌白、城关等镇作为补充,有针对性建立了企业和外出人员的资源渠道。同时,县总工会在科技产业园区举行了企业、工会干部,村、镇代表座谈会,组织参会人员在企业现场参观,了解受聘后员工的工作、生产和生活环境,千方百计把基础工作做扎实,做到企业、工会、员工放心。
“工会与企业的互动,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法律意识,促进了企业规范化管理建设,也提高了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和亲和力,和谐劳动关系得到不断深化。”王晓生这样总结说。
本报记者 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