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不能忽视孩子的自理教育
已经九岁了却还不会梳头发;书本在书包里摆得杂乱无章……日前,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西安外国语学校三年级一班开展“自理能力大赛”,敦促孩子们培养自理能力和自立的品格。
与其说这是一次自理比赛,还不如说是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测试。结果怎么样呢?有的男孩将脱下来的衣服直接摔在地上;有的虽然顺利穿上了衣服,但领子却未翻好……这还是有备而来的比赛,至于平日有的孩子拖着鞋子、挽着裤子、红领巾戴得歪七扭八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当然也有好的表现,比如王乐妍小同学扎头发只用了10秒多点。为什么呢?因为她“从四岁就开始自己梳头发了,平时也都是自己整理书包、叠被子,还帮妈妈洗过衣服。”相反感到“委屈”的孩子,一般都是因为妈妈代劳。
这就不难看出,孩子自理能力的养成,家长负有“第一”责任。而自理习惯,又必然影响孩子日后的自立。现实中,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不会做饭、不会洗衣,甚至不会与人交往,恐怕并不鲜见,这里面就有家长包办代替的原因。2012年9月,有位刚刚考入大学的女生,将一大包脏衣服和7双袜子,打包快递回家,要奶奶洗完之后再寄回来,就反映出自理能力的低下。
不光有“快递姐”,还有“齐全哥”。想必人们也还记得,武汉科技大学一名新生入学时,竟然有5名家人助阵,包括83岁的奶奶;而据说他的14包随身行李,需要10名志愿者帮忙装车;其中毛巾就有7条,卫生纸足够4年用的。
不能自理,非但影响将来自立,而且不利养成感恩意识,让孩子错误认为大人为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
由此说来,作为家长,该放手时就放手,让孩子干自己应该干的事情,敦促孩子养成自理能力和自立的品格。
(雷钟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