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3年04月02日
煤业化工专刊-安全
07

浅谈实业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经济文化及微观组织文化。在新时期实业公司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从更深层次上挖掘和激发职工的潜能,并把职工个人发展与实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实业公司的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和持久力,从而实现共同的和谐与发展。

一、目前实业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分析

当前,实业公司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特别是随着实业公司内部整合步入运行,原有的战略规划急需梳理和明晰,总部定位、管控摸式、责权体责、工作流程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加之实业公司各级单位的组织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大量制度急需出台;服务对象在关注实业管理后服务质量是否下降、各项收费价格是否上涨、专业管理水平是否能提高;各级单位的人员组成,来自不同的行业单位,各自工作思路、方法、习惯不同,尚需进一步学习和统一。从基层单位职工队伍分析来看,呈现“三多一少一低一差”态势,即女工多、老弱病残多、职工培训教育欠账多;技术工人少;职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差。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企业文化优势,助力实业创新发展,是摆在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薄弱环节

(一)主流与发展

一是企业文化建设基础进一步夯实。在公司进入试运行阶段,确立了“以人为本,创新观念,优质服务,为矿区广大职工家属谋福祉”的宗旨,出台了系列企业文化建设的举措。二是硬件投入进一步到位。分工程分期投资56万余元,实施“3243”惠民工程,企业服务文化得到大彰显。三是模式进一步创新。创造性建立了“规范+对标+运行+考核”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促进了以企业文化建设同公司的互动发展。

(二)问题与表现

1、将企业文化等同于文体活动。文体活动的开展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表层活动,如果仅仅依靠这些表层活动,而不进行企业文化的细致渗透,那么企业文化建设是不会得到持续协调发展的。

2、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政治思想工作的宣贯。把企业文化建设和传统的政治思想工作混淆起来,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一种思想灌输、说服教育,是宣传部门、工会的事情,这对企业文化建设非常不利。

3、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规章制度。尽管严格的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制度保障,但规章制度的制定并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绝不能将二者等同。

三、改变实业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增强意识。要结合实业公司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形势,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是随着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要看到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切实转变把企业文化看作是一般文体活动、政治思想工作及建章建制范畴内事情的观念,要增强四个意识。一要增强政治意识;二要增强群众意识;三要增强阵地意识;四要增强创新发展意识。

(二)以人为本,突出服务。首先,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要把“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激励人”放在首位,增强职工群众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亲和力。其次,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并达成共识,才能起到凝聚和激励的作用。第三,增强文化辐射力。企业文化建设要围绕民生理念,突出服务,紧贴丰富和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覆盖矿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增强文化折射力。

(三)开发资源,打造品牌。结合实业公司工作特点,当前,重点要实施文化素质提升工程,增强文化凝聚力。通过开展职工技能大赛,培养和造就一批“实业金牌工人”、“创新能手”、“实业巾帼标兵”等,打造实业服务楷模品牌;实施文化产业开发工程,增强文化竞争力。在管好用好发挥好现有的文化设施、阵地、载体的基础上,更要加快企业文化项目改扩建工程建设步伐,打造实业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实施文化育人“人才库”工程,增强精细管理竞争力。一是要健立完善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和体制,拓宽文化育人途径,发现和培养一批管理人才。二是完善人才评价体系,选拔和选用德才兼备人才挑起实业管理大梁。三是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良好文化环境,选拔实业急需的技能带头人,造就一批实业持续发展的精英,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翟强)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