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企业如何让培训更具实效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才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单纯依靠引进人才,不但成本高,而且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所以现代企业把员工培训提升到了战略高度,通过制订长远人才战略、培训规划,培养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如何才能使培训对企业更具实效性,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树立人才战略培训理念
当前,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竞争新环境的挑战。要想在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依靠人。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把培训视为一种投资,而不是看成一项消费或可有可无的任务。造就、培育和留住一大批人才是企业成功的法宝。培训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使企业的运营更加高效、创新更具活力。
现代企业形成了自身特点的培训理念,对下属进行培训是企业领导的义务,要求领导培训是员工的权利,接受领导的培训是员工的义务。企业精英都是培训师——优秀的管理者应成为管理干部的培训师;优秀的党务工作者应成为党群干部的培训师;优秀的工程师应成为技术人员的培训师;优秀的工人师傅应成为岗位工人的培训师。“师带徒”,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培训方式。
二、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
建立科学有效的培训体系,与企业的经营方针与战略目标有效结合,是培训效果的根本保障。培训体系的建设必须密切结合公司的实际和发展战略的要求,并为公司培养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人才。
一是要健全培训管理制度。明确培训管理机构,制订管理制度,建立培训流程,使培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后,如何有效地遵守和执行是关键,很多企业制定好了培训体系却不能很好的执行,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执行不力是阻碍企业培训快速发展的核心原因。其实执行简单来讲,就是每个人按质按量地完成所需完成的工作,这需要制度保障和约束,才能实现培训的目标。
二是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企业中部门不同、职位不同、业务不同,培训需求和能力的要求当然也会不相同。员工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要站在企业的立场上去了解和把握,要使培训计划合理有效,就必须进行准确的培训需求分析,使企业需求与员工需求有机结合、高度统一。制订培训计划前,要对企业的而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工艺流程、技术创新、企业短板、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研究,进行组织、任务、人员分析,从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和战略发展出发,着眼于企业未来方向,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制订培训计划。同时,针对员工不同岗职责及员工在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使培训体系和培训课程的开发与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实现企业和员工双赢,在员工得到发展的同时,也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三是精心组织培训实施。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制订不同的标准。对于常态化的培训(安全培训、岗前培训),应一次性制订达标标准;对于专项培训、长期性培训,应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内容,制订阶段性标准和培训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要培训要注重方式和课程设计,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和课程设计,是培训效果的关键。采取导师授课、座谈、光盘多媒体教学、实习、实地观察等方式,增强员工学习兴趣和效果;课程设计应根据学习进展、市场变化等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并及时调整,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及时性。
三、健全培训考核奖惩机制
要全面开展培训评估。加强培训评价方法(如:回岗评定法、汇报讲评、结业评定法)、评价标准(如:对培训效果的总体认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工作行为的改变)、评价时机(如:培训结束时的评价、工作态度的改变、工作效率提高与否、既定目标的实现)等方面的评估,及时反馈培训效果,发现实际与既定目标之间的差距,制订改进措施,提高培训质量。
制订培训激励制度。建立培训激励制度,强化培训效果,完善培训体系,为企业培训、吸引和留住人才提供政策保证,进而造就一支高效、稳定的员工队伍,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成长为学习型企业。
总之,培训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企业与员工的共生存、同发展”。如果培训不能扎根于每个员工和管理者的工作,并给企业带来现实效率,培训就会成为一种额外负担。同样,如果培训不能给每个员工和管理者带来实际的好处,促进其个人素质的提高,不能与做好工作之后的奖金、提薪、晋升发生直接关系,那么,员工学习积极性就会降低,从而影响培训效果。因此,切实做好上面所陈述的每个关键步骤,才能使企业培训更具实效性。 (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