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
——读《挪威的森林》
·徐朋·
一口气读完了村上先生的巅峰之作——《挪威的森林》,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是好。就好像整个身心都浸泡在漫无边际的冰水里,奔波于风雪交加的旅途中,又好像感受着暴风雨过后的沉寂,大病初醒的虚脱……
书中充斥着死亡的压迫感,似乎无论走到哪里,天空总有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心头总有什么东西束缚着我继续向前一样。没有阳光,生命却可以盛大的绽放;没有空气,却依然可以将痛苦揉碎吸入肺中,游离于身体内,慢慢温存,慢慢感受。而生命的意义究竟在哪里?仅仅只是那么一句,生在此侧,死在彼侧,我在此侧,不在彼侧么?那么何时会到彼侧,何时该到彼侧,或者现在就去彼侧?
“死并非是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这句话,在书的开头提到,又在书的结尾再次被提出。也许这句话也是主人公渡边对于死亡的认识,经过了多次至亲的离去验证而得来,一次又一次,刻骨铭心。
在那个世外桃源般的疗养院里,直子才真正开始审视自己,开始审视活着的意义,她渐渐变得丰腴,更有女人味,然而在别人看来,她的思想却是不为人所接受的,被当做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一样对待。不过这也好,那种人人都可以敞开心扉的生活让直子一度对生活充满希望!甚至抱有某一天痊愈出去的念头。但她自己又岂能明白,这个疗养院就像一个乌托邦式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生活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所以,直子可能并不属于这个世界,她的最终选择兴许是唯一能让她解脱的方法吧。
直子的死,给了渡边沉重的打击,他的情绪陷入低谷,企图通过独自旅行来改变现状。但一个月以来的风餐露宿除了让他自己变得更加沧桑以外,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最后,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励下,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不能不说永泽的人生观是那样的特立独行,就连思想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按理说,像他这样玩世不恭,学业出众,聪明绝顶并且视女人为玩物的人,是不会太现实的,但他却说:永远不要同情自己,那是弱者对自己的一个卑微的借口!也正是这句突然想起的话,让渡边摆脱了失去直子后的那种颓废境况,终于回归到了原有的面目。
“良久,绿子用沉静的声音开口道:‘你现在哪里?’我现在哪里?我拿着听筒仰起脸,飞快地环视电话亭四周,全然摸不着头脑。这究竟是哪里?目力所及,无不是不知走去哪里的无数男男女女。我在哪里也不是的场所中央,不断地呼唤着绿子。”
一切从头开始吧,接着,文章又回到了先前的基调,彷徨、恐惧、摸索、迷惑,就像一个人孤零零地迷失在又寒又冻的森林深处。但这确确实实的是另一个新的开始,不管喧嚣也好,沉静也好,生命总该是个轮回,是一种优雅的格调,一种乐在其中的境界。 (苍村煤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