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公交电瓶接连被盗
公交车需要自己的“家”
4月18日晚10时,完成当天运营的K228路车陆续停放于西安市千户村十字北面的东西马路两侧。4月19日凌晨5时许,公交司机陆续赶到各自车上准备早出车时,发现车辆电瓶不翼而飞,随即上报公司,经过清点,共有17部空调车的电瓶被盗。
为了不影响早高峰市民上班、上学的出行,西安公交三公司紧急调拨了208路等线路的17部车辆援助K228路,保证了K228路的正常运行和市民的正常出行。
紧接着4月20日凌晨,在咸宁路与幸福路十字交汇处,再次发生停靠于路边的18部公交车的27个电瓶被盗,涉及了6条线路,直接损失4万元。现公交分局已介入调查。
据工作人员介绍,西安市公交三公司地处东郊纬什街,占地60亩(内含保修车间),所属线路25条,现有车辆836部。而入场停靠的车辆只能达到40%,六成的公交车辆只有夜宿城市道路的两边,分别停靠于千户村、长鸣路、纬什街、金花北路四个停放点,每个点配备3名巡查人员,彻夜流动徒步巡查,每个点停靠的车辆绵延500米以上。由于停靠线长、面积大,仅从人防、技防上已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管理人员为此深感力不从心。
根据估算,连续两天发生的35部公交车辆电瓶被盗,直接损失7万多元,最重要的是影响了公交的正常营运和市民的出行。
长期以来,由于公交场站建设跟不上公交线路、车辆的增长速度,导致公交公司60%的公交运营车辆常年露宿街头。
类似这两起电瓶被盗事件,在西安时有发生,有的是车厢监控设施被盗,有的是车辆被人为污损。还有的是社会车辆的无序停放,影响公交车辆的正常出车等等。公交公司也采取多项人防、技防措施,但仍难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打击盗窃违法行为,创建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并逐步加快解决公交场站停车难问题,杜绝被盗事件的重复发生。
本报记者 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