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的声音
文/ 李新刚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大海呀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海风吹,海浪涌,随我飘流四方……”
这首歌萦绕在天际,荡气回肠,曾把我的心搅动得无所适从,憧憬海之辽阔,蓝之诱人。
大海对于我来说,一直是模糊的,抽象的,遥远的,梦一样的概念。小时候,从小人书里面见过大海的景象,大海边高耸的椰子树,大海上浮动着渔船,沙滩上戴着斗笠,蒙着纱巾的美丽的渔家姑娘拿着鱼梭在织鱼网,岸边用绳子拴起来的一串一串的又肥又大的鱼,大海深处里的美丽的珊瑚,被浪花推上来的海蛎子,小螃蟹,小虾,吸引着孩子们在沙滩边赶海。
在我的梦里,大海的壮美,就在于她的凛然浩气和旷达不羁的性格。于冽冽狂风中卷起的骇浪惊涛,前赴后继誓不言败的无畏勇气和澎湃激情,都在向世界证明着,她血液中对生命永远无法泯灭的昂扬斗志和生生不息的热忱。
终于有了一次去看海的机会,主人问我:“你想去啥地方看海?”我说:“我想去看黄海。”因为那里有我一个从小敬慕的英雄,他的名字叫邓世昌。
邓世昌少年时期,目睹清政府腐败,任帝国主义瓜分、掠夺中国的土地、财富,逐渐萌发了反侵略的爱国思想。在随父飘泊上海的日子里,又亲眼看到外国兵舰在黄埔江上横冲直撞,胡作非为,更使他感到国家要有强大的海军,才能不受外人欺凌。
1880年李洪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搜集人才,因邓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而将其调至北洋属下,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高呼着:“撞——沉——吉野”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
那日,我们来到了海边,天空中阴云密布,海面上浊浪翻滚,它们翻滚着,跳跃着,呼啸着,泛着白色的泡沫,如同发起冲锋的勇士,恰似一头暴怒的雄狮,向着岸边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击。海岸线上,有平缓的沙滩,也有陡峭的峻岸,这些翻滚的巨浪,以摧枯拉朽之势,卷起沙滩上的枯枝败叶,冲向岸边。而当遇到陡岸或峭壁,风暴在大海中积聚的能量便找到了发泄的地方。你看吧,巨浪腾空,高达十几米乃至数十米,声如雷霆,惊心动魄,连大地都在震颤。真如东坡先生的诗句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见到这样的大海,浑身的热血立刻沸腾了。海上,那个声音呼啸着:“撞——沉——吉野”这是视死如归的爱国官兵怒吼声,它在黄海上空回荡。
于是,这片海,在我的心中,被供放在最神圣的一域。
只要站在海边,就想起一位英雄和一群视死如归的爱国官兵。我于是知道,一个男人,就应该有海一样纳百川的胸怀,就应该有海一样前赴后继誓不言败的无畏勇气,就应该有海一样惊涛拍岸的澎湃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