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3年05月24日

陕西工人报观察 人可不可以不成功? “辟谣”中天然气如期涨价 读懂对28岁教授的另一种“羡慕” 国人旅游休闲愿望为何“不强烈” 赏识悦纳且歌且行 光绪的最后书单

当前版:第A4版:观察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观察
04

赏识悦纳且歌且行

青年教师王静的著作《孩子,你能行》由三秦出版社正式出版,书中王静老师以他在礼泉实验小学17年的教学经历,以教师特有的视觉叙写了36个教育故事,陈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典型案例,突出了对学生的赏识、悦纳和激励,娓娓道来,字字句句触碰着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心灵,是点燃教师教育激情的“火种”,是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刻的教育反思,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式方法的深层剖析。点点滴滴渗透着教育的智慧和对教育事业不懈的追求,掩卷沉思,细细回味,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贯穿这部教育手记《孩子,你能行》的一个鲜明主题。在这部书中,爱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得到了生动的诠释,诸如《英子和晓晓》、《君子讷于言》、《我和你一样》、《理解孩子的错误》、《我也会偷菜》、《教会孩子礼貌》等等,无不闪耀着爱的火花,这就是尊重孩子,关心孩子,理解孩子,欣赏孩子,感化孩子,融入孩子。那么,是什么让一位教师能有如此决心和勇气洋洋洒洒用如此长篇来诉说教育?毋庸置疑,是一颗热爱学生的心。

从王静老师的这部书稿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最为朴实最为有力最为有效的教育理念,可以这样来概括:

柔一点,多一些春风化雨。教师温和对待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方可感化学生,影响和教育学生。《孩子,你能行》中,到处散发着对学生的温情体贴,对学生的和蔼可亲,对学生的慈爱师情。她对总是板着面孔的孩子说:“嗨,能不能对我笑一笑。”(《请你对我微微笑》);对新来的插班生说:“璇真是一块美玉!”(《璇是一种美玉》);面对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她说:“留给孩子充分准备的时间,消除他们‘丢人’或‘出丑’的顾虑,逐步培养自信心。畏缩的另一面可能是‘办事稳妥’,‘处世淡定’,其实淡定也是一种美德。”(《淡定是一种美德》);这些如丝丝春风给学生以熏陶,如缕缕阳光给学生以温暖,如涓涓溪流给学生以滋润,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文一点,多一些生命关注。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具有生命的整体性和发展的能动性。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多一些人文关怀,多一些生命关注,要把目光放在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发展上,不能只盯着学生的学习成绩。正如王静老师在书中写到的“孩子的世界内容很丰富,学习并不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全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让我们也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身体的健康成长。当我们走近孩子,去关注学习之外的孩子,去掉那层蒙蔽我们的成绩的雾瘴才能真真正正了解孩子,你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才。”

粗一点,多一些个性张扬。书中的36个教育故事,所呈现给我们的是生动活泼、天真可爱的孩子世界。我们要悦纳每一个孩子,不管是聪慧的,还是朴实的;不管是成绩优异的,还是成绩一般的;不管是活泼的,还是文静的……更要激励每一个孩子积极进取,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多给孩子一些空间,少一些约束,少一些限制,让孩子张扬个性,快乐健康成长。

活一点,多一些理解宽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注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诸如王静老师以“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来激励不善言辞的孩子(《君子讷于言》),以亲情的力量感化沉迷网络的孩子(《我也有这样一位母亲》),以宽容和理解化解孩子无心犯错后带来的混乱和尴尬(《理解孩子的错误》),以称呼的小技巧拉近和孩子的距离(《给孩子一个亲切的称呼》)等等,以发展的思想理解孩子,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以宽容的胸怀理解尊重孩子,以宽容的胸怀公正地微笑面对孩子,教育引导孩子不断进步。尤其是对所谓的“调皮孩子”、“犯错误的孩子”更要宽容地给孩子一个辩解的机会,宽容地给孩子一个反思的机会,宽容地给孩子一个改正的机会,为孩子的成长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教育手记《孩子,你能行》是王静老师17年来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轨迹,一个缩影,一个展示。17载且歌且行,她以积极阳光的心态,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投身教育,赏识悦纳孩子,钻研教育教学规律,以青年教师的热情为教育倾注了活力;17载且琢且磨,她以不懈的追求,以勤勉谦虚的学习态度,不断琢磨反思总结,用智慧点亮了教育的艺术,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和深刻的启示。

□吴卫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