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3年07月16日
头版
01

身穿“棉袄”带电作业

7月11日,入伏倒数第二天,西安的天气预报虽然只有35℃,可是素有“北方火炉”之称的古城室外温度远远高于预报的温度,让人闷热难耐。下午一点,当大多数人还在空调房子午睡休息的时候,国家电网陕西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带电组组长滕新立已经带领队员们赶赴作业现场。今天的工作任务就是为了应对即将进入的伏天用电高峰,提前对有隐患的隔离刀闸进行更换。

记者只是坐在没有空调的斗臂车里就已经觉得高热难忍了,“车里算是我们的‘空调房’了,一会到施工现场就算是到了我们的‘桑拿房’。”滕工打趣地说。提起午睡休息,他摆摆手说:“我们这个工作,就是时时待命,时时出发,中午抽上根烟聊会天就算是休息,习惯了。”一到达西安振兴南路,走下车的记者就感到阵阵热气扑面而来,只是站着不动就已经满身大汗了。为了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负责更换刀闸的王舒桐、李政穿上了厚重的绝缘服,戴上了绝缘手套和绝缘帽,室外的高温再加上密不透风的橡胶绝缘服,使得还没开始工作的两人脸上已经布满了汗水。

“为了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我们今天是带电对高压隔离刀闸进行更换,所以一定要更小心,现在开始工作。”滕工对着对讲机一声令下,绝缘斗缓缓上升。作为工作负责人的他要正对着烈日,目不转睛的盯着作业人员的每一步操作,然后用对讲机进行指挥,常常一个工作结束后,眼睛被太阳晒得又干又痛。

高热的天气、带电进行作业、厚重的绝缘服、15米的高度、狭小的绝缘斗,每一项都增加了作业的难度。

只见王舒桐、李政小心翼翼地用绝缘包布进行着绝缘遮蔽,随后手拿电动扳手,对隔离刀闸进行拆除。由于螺丝已经老化生锈,拆除的过程有些缓慢。接着,开始安装新的隔离刀闸,固定刀闸上的五个螺丝。一旁的滕工说:“别小看这个动作,一般人想要戴着厚重的绝缘手套捏起一个螺母都异常困难,而他们要把螺丝准确无误的安好,就需要平时扎实的基本功,带电组的每个成员只要有空就在跌落式熔断器绝缘夹上练习上螺丝这个动作,就这么个小动作最少都练过上万次。”

一个小时过去了,一个隔离刀闸才更换完毕。这时,滕工的对讲机响了起来,原来因为温度过高,作业员李政身体出现不适,滕工马上安排绝缘斗下降,换上另一名作业员。脱下绝缘服的李政全身都湿透了,顾不上擦汗拿起一瓶水就一饮而尽。“可能是中暑了,有点头晕,站在绝缘斗里就像是坐在暴晒过的汽车里,感觉脸像火烤一样。没事的,休息一会就好了。”李政看上去有些不好意思。滕工解释道:“这种情况非常普遍,高温对大伙体力是一种极大的考验,我们作业又要求思想高度集中,像我们带电组的这14个成员,四人为一组外出作业,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就要及时报告更换作业人员,这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考虑。”

经过了三个小时的高温作业,强十一线老化的隔离刀闸终于更换好了。这样一来强十一线和强十四线就成了手拉手的关系,一旦任何一边的线路出现问题,另一边都可以提供电力供给,这样就给用电高负荷时的供电多加了一道保险。

下午五点,带电组的队员顾不上休息就又奔赴下一个抢修点。为了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用电安全,带电组加班工作已经成了平常事。仅6月份一个月带电组就处理了客户工程和抢修工程共计224起。

本报记者 钟洁

电力职工作业现场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