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抓管理强实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建设集团跃居省建协最具竞争力企业前八强侧记
2012年,在全国经济增速放缓,建筑业近十二年来出现最低产值增速的寒冷冬季,建设集团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内抓管理强素质,外拓市场提效益,创下了规模持续增长,效益不断提高的佳绩。当年完成产值55亿元,超额2046万元完成陕煤化工集团下达的利润指标,被陕煤化工集团评为“2012年度实现安全生产年公司”,在全国煤炭行业信用等级评价中被评定为AAA级资格,在陕西省建协最具竞争力企业排名中位列第八,较上年度前移5个名次。这表明建设集团的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抗击风险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越来越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
向“专业化发展”转变
建设集团深入研究自身从事逾50年矿井建设的发展史,审慎分析自身在矿井建设这一高危行业中历练的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把矿山建设确定为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
借助陕煤化工集团加强内部协作的优惠政策,凭借多年从事矿井建设的深厚底蕴,建设集团扎根陕西省几大老矿区,进军陕北、彬长等地新建矿井,承建了多个矿井的地面工业建设和地下生产线建设。在地面工业建筑中,该公司在产品仓、原煤仓、缓冲仓等筒仓滑模施工中,研制出了多项省级企业工法,筒仓仓体质量、感观遥遥领先。承建的井深逾千米的甘肃新庄回风立井、净井径9.2米的韩城王峰副立井、井巷长达3657.9米的小保当1号斜井等一批大型矿井建设,创下了建设集团矿山建设的井深、井径、井巷长度之最。在神木柠条塔煤矿北翼3-1回风大巷施工中,煤巷月进度775米创下了全国第21位的好成绩,在神木柠条塔煤矿北翼1-2煤胶带运输平巷施工中,半煤岩巷月进度达608米创下了全国第7位的好成绩。
专业化的管理不仅为业主提供了优质的工程,为建设单位早日投入运行打下了良好基础,还创建了“陕煤化建设”在工业建筑领域的领先品牌,造就了建设集团建造精品、恪守信誉的良好社会形象。
向“多元化发展”转变
建设集团传承优秀企业传统,发挥集团管理优势,培育驾驭现代企业的管理团队,引入对标管理先进理念,夯实管理根基,坚持以人为本,健全安全管理、责任、考核体系,推行正规循环作业,淘汰落后工艺,推广技术创新,向管理要效益,全面提升发展质量。
致力于“将煤化建设打造成为全国一流、安全高效、绿色环保,以矿建、安装、路桥、房地产开发为主,具有研发、设计特色的大型建筑运营企业”,整合内部优势资源,争项目促发展,延伸产业链条,集中组建矿建、土木、安装、路桥板块、房地产开发、设计研发、运营服务板块。
构建具有建设集团特色的内部市场化管理机制,建立了商砼、物资、设备租赁等服务主业的产业,形成相互服务、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良性机制,既有效地控制了成本,又不断提高竞争壁垒,寻求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向多元化发展转变。
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制度建设是根本。建设集团118项制度体系覆盖公司、二级单位、项目部管理的方方面面,以制度为依据,细化整理出相关流程,为企业正常运营提供了保障。
建设集团以作风建设为基础,以制度执行为保障,全面开展岗位创新创效活动,极力营造创先争优氛围,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勇争一流,普通职工心气旺、干劲足,“凝心聚力善建勤为”的企业精神处处显现,高效执行的优良团队逐步形成。
制度执行过程中,坚持以“四步走”战略全面推进成本管理,严格控制管理费用和生产费用,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开展样板工程创建工作,不断找短板、寻差距,抓整改、促提升,逐步提高考核标准,使企业向精细化管理逐步转变。 (姜晓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