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矿山一同成长的岁月
·张彦平·
我是80年代末的高中毕业生,在高考落榜心灰意冷、苦闷彷徨的时候,是矿山敞开胸怀接纳了我。我和当年许多矿工子弟一样考取了澄合技工学校。1990年10月,通过两年通风专业学习,满怀信心的我踏上了工作岗位。
起先,我被分配到了王村煤矿掘进二队,井下自然环境艰苦,工友师傅们不畏艰难、挥汗如雨的工作热情感染了我。在掌子面架棚、攉煤出渣;在运输线开绞车运料……在共同劳动中建立了不可割舍的友谊。
劳动在增进友谊的同时,提高了我的技能水平,掘进技术和工艺也在劳动中不断改进和提高。1991年7月份,队上引进了装岩机,原来“人工装渣”的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掘进速度提高了一倍,我们的工资也涨了一大截,特别是掘进头的协议工兄弟,他们的工资突破了500元(相当于地面工资的5倍多)。那时我们情绪高涨,每个班的掘进记录保持在高位(三架棚或四架棚),我们队成了矿上“叫得响”的名牌掘进队。当年年底,队上又引进了“洋马车”代替了矿车出渣作业,又一次提高了出渣的工效和掘进速度。
从心底感谢那些为了矿山发展而付出智慧的管理者和技术工作者,新设备和新技术地引进,让工作富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现在听说井下综采机械化水平已达到了100%,综掘机械化水平达到了83%,工资水平也达到了七、八千元,这的确让人感到欣慰。
两年后,因工作需要调到了通风区(当时缺瓦检工),背起瓦检器在师傅地带领下,我熟悉了矿井的每一条巷道。随后独立上岗,在井下许多鲜为人涉足的巷道中,如东、西风井的回风巷都留下了瓦检员巡视的身影,脚成了井下真正的“量天尺”。在每个掘进头、综采面,认真检测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指标,向调度室汇报瓦斯检测情况——我的工作忙碌而充实。
在担任瓦斯检查员的三年中,瓦斯检查仪更换了一代,自救器更换了两代,检测各项气体指标更为精准,职工自救的能力和水平大为提高。听说现在矿井装备了气体探测器、气体报警器及与之配套的网络系统,达到了地面对井下采掘工作面各项气体指标数据的有效采集和监控,这是我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后来因工作需要调到了矿上的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又辗转来到了矿井辅助单位——电力中心从事党群工作。离开矿井工作已经有十多个年头,我从心底怀念这段“峥嵘岁月”,是它让我看到了充满活力、激情四射的矿山生活;看到了矿工兄弟艰苦劳动、坚忍不拔的精神;看到了矿山实现技术创新和科学发展的豪迈步履;看到了矿山人“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生活变化……
立足当前,憧憬未来,我从心底祝愿:矿山的明天更美好!
(澄合电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