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高温下休息权比高温补贴更重要
最近,全国很多地方的气温都“高烧不退”,高温下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一提到高温下劳动者的权益,我们都不由自主想到一个词——“高温补贴”。如今,在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广泛、持续关注下,用工单位基本上都已经将高温补贴的发放落实到位。
可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可高枕无忧,因为高温下的休息权比高温补贴更重要。众所周知,为了保障高温下劳动者的权益,国家几部委联合出台了《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高温补贴仅是该办法中的一个要点,除了高温补贴,该办法还对劳动者在高温下的工作时间做了明确的规定,比如,在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显然,这样的管理,意在保障劳动者的健康。
遗憾的是,《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关注的是高温下的劳动者,而忽视了高温下休息中的劳动者。虽然不安排农民工在高温下工作,但对于工人午间怎么休息,去哪里休息,用人单位并没有过多安排。农民工休息的住所,多半是简易的活动板房,这样的“泡沫房”不散热还吸热,房间的温度比外面还高,床架热得像烙铁。那么,这样的房子若没有空调,休息就无从谈起。
高强度的劳作,若再休息不好,工人们无疑是在透支自己的健康。虽然落实了高温补贴,但工人们休息不好,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事故发生率就高,对用人单位也不是好事。
由此可见,企业人性化管理,设午间高温休息室,给农民工宿舍装空调,以此提高劳动效率和劳动者的集体归属感,这是企业管理者应有的远见卓识。
(黄齐超)